一封情书引出的故事
(2023-01-07 15:32:53)
标签:
电影情书观后生活 |
分类: 随笔 |
电影台在不很长的时间里连续两次播出了电影《情书》,第一次看的时候,有点随意,第二次看到片名,我还以为我没看过,再看,才知道之前看过,这一次看也才看到了一些第一次没有太注意或者说没有看进去的内容。
电影是说一个叫博子的女子,她的未婚夫藤井树在一次登山中遇难,博子对藤井树一直念念不忘,放不下,在未婚夫藤井树去世两周年的忌日那天,亲朋好友到墓地追思之后,博子跟随藤井树的母亲到了她家。树的母亲拿出了树高中毕业时的相册,相册有一页是学生的名字和家庭地址。
博子偷偷记下了这个树在高中时的家庭地址,她还问树的妈妈以前是住在哪里(一个镇上)吗,树的妈妈说那时的房子早已经不在了,已经变成一条高速公路了。博子回到自己的家里就在想是不是要给未婚夫高中时的旧地址寄一封信过去,博子知道这是一封地址已不存在的信,也是一封没有人会收到的信,她是想以此来结束这两年来对未婚夫的思念。信的内容很简单,只是问了一句:你还好吗?
没想到的是,博子竟然收到了回信,回信说正在感冒。博子觉得不可能,就与现在的男友说了,男友也觉得匪夷所思,莫非冒名顶替,建议要对方寄身份证明文件,对方寄来了驾驶执照的传真件,博子和男友秋叶说,哦,是个女子。
博子更觉好奇了,难道真的是同名同姓吗,她跟女藤井树继续通了几封信,了解到一些情况,原来女藤井树和博子的未婚夫男藤井树是高中的同班同学,在班里因为同名同姓还惹出很多“事端”。
博子让女藤井树多说一些她未婚夫的在高中时的事儿,还让树拍一些当时活动的场景寄给她看,女藤井树都做到了,在这个通信的过程中,女藤井树也回忆起了好多中学时期的事情。
后来博子和男友秋叶去了一趟女藤井树现在居住的也是她未婚夫曾经居住的小镇,秋叶恰好也有登山爱好者朋友在当地,他们相聚的时候,说起了男藤井树的过去,并说博子像女藤井树。
后来博子到了女树的家,女树却不在家,他们等了一会就走了,没有面对面的相见,但是出租车司机说刚刚下车的那个女子太像现在坐在车上的这个女子了,博子和女藤井树终于在街上擦肩而过的见了一面。
博子后来又去了未婚夫的家,重看那张毕业照,看到了一个跟自己长的很像的女孩,她想到未婚夫当年跟她说对她是一见钟情,博子这个时候才明白这个一见钟情的原意,这只不过是未婚夫见到了一个长得跟自己在高中时暗恋着的女孩很相像的女孩。博子再看相册也才知道自己当初抄下来的地址就是女藤井树的地址,而女藤井树一直没有搬家。
话分两头,女藤井树在帮博子拍一些以前的照片的时候,回到了原来的学校,见到了以前的老师,老师竟还记得她叫出了她的学号,在学校女树还碰到几个学妹,他们叽叽喳喳的在说图书馆的奇遇,说有很多书里的借书卡都是藤井树的名字,又说原来你就是藤井树啊,女藤井树看着那些借书卡上的签名,说这不是我,是另一个同学。
女树与博子通信时说了这些事,博子说,也许这个名字就是你的名字,女藤井树并没有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只是在她重感冒发生危险的时候,爷爷冒着大雪把她背到医院救了她一命之后她想到父亲当年去世时,男藤井树到她家里给她一本《似水年华》,让她带回学校图书馆。
影片结尾是一帮学妹拿着一本书到了她家,说他们在玩一个寻找藤井树的游戏,他们拿出87张写着藤井树的借书卡,还拿出那本《似水年华》,在这本书封三插着的借书卡,一面写着藤井树,一面是一幅素描,高中时女藤井树的肖像素描,女树到这会儿才明白,但男藤井树已经不在了。
博子虽然第二次到未婚夫的家里,和藤井树的妈妈说,如果他是因为自己是他高中时暗恋的替代,她就不会原谅他。但博子还是来到未婚夫登山遇难的地方做了最后的道别,准备开始新的生活
这部电影看过之后,真的是十分感慨,一个已经离去的人,留下了这么多的“线索”,一直深爱着的,并不是真的,一直没有产生爱情的,却被深深的爱着,那一封原以为是发向虚无的只是寄托哀思的、一定是没有回音的“情书”,竟然有了回音,原来以为此人已不在了的,又因为回信相信这人还在,是他写的回信。
当然,因为一封回信,才牵出了以前那么多的故事,人生便是如此,有如意的,有不如意的,有看似如意却不如意的,有看似不如意却是如意的。
最想说的还是,那“情书”,也可以是我们的理想,可以是我们的愿望,可以是我们的憧憬,我们写给未来,写给同类,写给晚辈,写给亲朋好友的“情书”,希望都有回音,而不是石沉大海没有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