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印象
(2022-09-16 21:50:38)
标签:
微友印象记录生活 |
分类: 随笔 |
昨天,有一位朋友在公众号给我发消息说曾经看过梁老师写她和李老师关于退休金的事情,说正巧他现在也遇到这个问题,问我可否转一下这篇文章,他想具体了解一下。这个公号文我一时找不到,我就问梁老师,梁老师翻出原稿,说那篇文可能随着炸号不见了。梁老师还说可以加她的微信具体聊。
我跟这位朋友说了,也推了梁老师的微信号,这位很谦虚的朋友说不好意思加微信,我跟梁老师说,梁老师说:其实我那么好说话,加我没事的,然后梁老师又补充一句:“就爱自吹自擂”,这一句给我笑坏了,由此我突然就想写一写这个爱“自吹自擂”的梁老师。
梁老师的微信名是“南宫踏舞”,因为疫情初起时发表了几篇文章,都是观点鲜明,语言干脆的,吸引了很多有同感的读者,我把梁老师的文章录了音频放在文末做彩蛋分享给我的朋友,接力读者群的麦子看到以后告诉了梁老师,梁老师加了我的微信,她说喜欢我平实的朗读,以后文章尽可以都读出来。
如此我又读了梁老师一系列的文章,尤其是八步街美食,让我很多朋友都特别喜欢,有的说要学着做,有的说以后找机会一定要去品尝梁妈饺子梁妈油茶等等美食。
后来梁老师为了帮助贺州本地的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人拉了一个“梁妈爱心公益微信群”,为这些需要救助的人募捐,最开始只是她和她的学生,后来参加进来更多的像我这样的在公众号里认识的朋友。
进了这个群之后,在梁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几次的帮扶,每一次,梁老师都在群里跟我们说来龙去脉,完成一次还发一次朋友圈,梁老师的这一做法,也许会让人觉得高调了一点,但是做好事,应该宣扬,能带动更多的人不是更好吗。
梁老师的学生有在贺州本地工作的,也有的到了外地和其他城市的,梁老师和学生们的师生情谊常常在她的朋友圈表露无遗,真的很让人艳羡,学生对她的牵挂,把她当亲人当妈妈一样看待,也实在是感人至深的。
有学生来看她,或者她跟学生们聚会,以及一些往事,都会在她的文章以及朋友圈里呈现,梁老师夸学生的时候,你也能看到学生成长中她的助力和影响,为了学生的学业的进步以及生活中的解困,梁老师是操碎了心并付出代价的。
这些,在她诉说当前的事情的时候自然就带出来了,这看上去是有点“自吹自擂”哦,但是,你想,这结果,不是绝对的好吗,她并没有夸大,实事求是的叙述而已,事到哪就说到哪,很正常。
梁老师退休七八年了,还是经常的有学生发快递给她,收到快递,梁老师照例是发个圈“晒”一下,这样的“炫耀”在别处还真的是很少见到,我就想,梁老师热心助人,慈善捐助有好几个项目,对学生都是跟自家孩子一样,付出以及接纳,在她那里都是自自然然坦坦荡荡的。
做人,可以襟怀坦白,可以自由自在,可以“公然”的做慈善,可以公然的炫收获,这才是活出了一种境界,至少无愧于他人,也不愧对生活和自己。
昨天,梁老师晒出几张图片,她说:人活着,就是这个社会还有人需要你,爱读你写的文章,认可你传递的三观,喜欢跟你一起吃饭一起讨论问题,虽然他们远在天涯海角或者近在眼前。
今天,梁老师说本来很开心的,他M的,又弄得不开心了。为什么呢,原来:两个鸟人不请自到,说要约谈我,老娘当然也不客气。我违法乱纪,请叫警察来抓我,我叛国投敌,请叫国安局来逮捕我。我既不犯法又不违纪,没有任何问题,你踏马的天天约谈天天约谈,约谈你N个T。
南宫又说:老娘种花养花,吃自己的喝自己的也不行?我说了,你把那贺州学院退休了的老师跟我比比,哪个能一年拿出一万多元帮助残疾老人,孤儿,重症患者?啥事不干,就会找我的事。
疫情之后,怪象种种,像梁老师这样的快意恩仇,真的蛮解气。疫情之初,从文字知道南宫踏舞,之后看她的朋友圈,跟着她扶贫救困,虽一直没有相见,但很是佩服她的干云豪气。对学生温暖如春,对有需要的人,热情慷慨,对时弊无情针砭,这就是南宫给我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