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07-26 23:02:58)
标签:

字义

生活

分类: 随笔

   出,一个很普通很常用,读小学一年级或之前就认识的字,不是突然想起这个字,实在是最近许多事和这个字有关。

比如出不去,比如出不了门,比如出国怎么出,这都是疫情防控以来的情况,为了配合防控,居民都自觉或“被”在家不出门,不出行,不出国,或者说本该出却出不了,要么机票贼贵,要么是护照过期,要么是航班取消,这些都成了“出”的障碍。

所以,想到了这个字,“出”,看字形,像是山上还有山,要想成名要想拔尖,就得顶出头,出类拔萃嘛。一件事干的好了,大家都知道了,就是出了名了,出名,就是由一个可能是闭塞的环境到了更广阔的的空间,被更多的人知道。

出的字义是:从里面到外面,又可引申为离开,发出,拿出、交纳,支出,出产、产生,出现,显露等义。含出字的词语很多,比如:

出来,出去,出家,出价,出嫁,出处,出塞,出纳,出行,出国,出轨,出柜,出世,出师,出离,出力,出工,出卖,析出,超出,冒出,打出,看出,出版,出示,出事,出仕,出五服,出公差,师出有名,出尔反尔,出言不逊,出口成章,呼之欲出,水落石出,出人头地,推陈出新,出类拔萃,脱颖而出,出神入化,枪打出头鸟,等等,等等。

说到出,我从小就是个比较孤僻的人,按现在的说法是比较“宅”,就喜欢在家里呆着,不大喜欢出门,出国就更少了,在2017年之前都没有出过国,是后来应朋友之邀才出了一次然后又接二连三的出去转了转。

参团出游还是比较省事的,出国也不难了,不像过去出个国那么不容易,真是天大的一件事似的,后来,出国甚至成了潮流,有了出国潮一说。看媒体所说,“出去”的人还真是挺多的,应该是以千万计的。好多演艺明星都改了国籍,把孩子都生在了他国,还有一些被猎的对象,也是神不知鬼不觉的就出去了,更有富豪移民一说,按老百姓的说法,是有钱人都出去了。

记得疫情初起的时候,好多在国外留学的学生回不来,好不容易回来了,到了开学的日子,又回不去了,这一耽搁就是一年多,后来说是开放了,就看到某机场排起了长龙,都是要出去的人。

互联网上有的人专门骂某国,说那国如何如何坏,如何如何欺负我们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可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不管不顾的非去不可呢,甚至那些在媒体上大骂该国的人,自家的人早就出去了,去的恰好就是他们每天不停的骂的那个国家,你说是不是很诡异。

要说我自己,别说到另一个国家定居,就连旅游我都很难成行,我觉得咱自己的国家也挺好嘛,改革开放四十年,都已经是第二大经济体了,也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了,为嘛要背井离乡呢。这二年多伴随疫情出现的种种现象,让我突然觉得,那些在为“出去”而奔忙的人,是可以理解的。

查百度百科,“出”的字源演变是:“会意字。商代文字从图形上看像足形又像坎穴,图形变化之后,像人离开坎穴,后经战国、秦代文字写法的变化,由小篆隶书楷书,演变成现在的出字,本义是从里面到外面(相对) 如:《玉篇·出部》:出,去也。又可引申指发出……

从古到今,怎么演变,出,都是“去也”,都是由里面到外面,我们常说也常唱:“外面的世界很奇妙,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走出家门到社会上,是一种出,走出国门到另一个国家去,也是一种出,但凡自己愿意去的地方,肯定是觉得这个地方好,否则干嘛要出去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聊聊八卦
后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