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少有少的好

(2022-07-15 22:59:20)
标签:

多与少

节俭与浪费

生活

分类: 随笔

    最近又在做一些清理,都是因为天太热了,出不了屋子,这一清理才发现,有几卷挂面,已经过期好几个月了,都是之前同学来的时候送的,而我还是比较喜欢吃米饭,久不久的才吃一顿面条,这么一搁就搁过期了。

    还有之前网购的酸辣粉,挺好吃的,留了一包,也是想着总得有点备用品,说不定什么时候能够应个急,可是没想到,这一放就忘了,又过期了。

    我就想,其实我对这两样东西是没有保质期概念的,觉得是可以一直放着的,只要保管好别受潮就行了,可是看着保质期已经过去那么久了,也就担心而不敢再吃了。进而又想到,以前爸妈在的时候,那么喜欢储藏东西,应该是源于他们从物质匮乏年代过来,对“无以为继”的恐惧吧。

    在广东生活了那么多年,知道广东人特别讲究食材的新鲜,有很多人都是每天买菜,不做储存,就是为了新鲜,所以也有北方人觉得广东人买东西就买那一点,很奇怪。曾经也看过说南北在买菜上的不同,说北方人买菜是一堆堆的,买葱都是一捆捆的,而广东人买一根葱二两肉是很常见的。

    我成家之后,觉得天天买菜挺麻烦,也是一买就买多一点,放冰箱里,吃完了再买,所以一直都没有试过买那么一丁点东西的。后来是在广州的时候,为了给老爸补充营养,又要少量又要流质,所以,买鱼肉买猪肉,都是一次买一点点,到菜场的时候,说买一点还不好意思,可菜场的摊主很爽快,你说多少她切多少,一称也就三五块钱。

    也就是那个时候,我才体会了需要多少就买多少,吃一顿买一顿的,也才觉得在广州的那种生活,特别有市井的味道,在广州的菜市场里,特别有那种世俗生活的气息。

    一个家庭,如果东西不多,不做太大的储存,可能就能减少浪费,那天跟孙阿姨说起来,她也说冰箱里存的菜,有时候就会来不及吃而坏掉了。

    某样东西少,可能就更显的金贵,自然也会珍惜,如果说,吃多少用多少就买多少,那必须是得不麻烦,比如超市就在你家楼下,如果特别方便,又不用日晒雨淋,可能谁也懒得一次拎那么多那么重的东西回来了吧,还有,一定要有充足的物质供应,你知道今天买了明天就再没有了,你怎么可能不做一点储存呢。

    之前也说过,刚刚想尽量的“断舍离”,尽量的不储存那么多东西,就赶上了疫情来袭,你不做相当的储备还真不行。少,可以,但不能无以为继,之前上海为买菜出了多少事儿,从这一点上说,个人的需求是要整个社会来托底的,真正能按需购买不多不少,又没有任何“接不上”的担心,这才是一个平稳安全的状态,老百姓求的大概也就是这一点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就是这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