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字生活

(2022-06-03 23:31:18)
标签:

数字

表象

表述

生活

分类: 随笔

   生活的内容各种各样,如果想简单的概括一下,大概用数字来说就可以了,这两天就在想这个“数字生活”,也许说数字与生活比较恰当,就不会与数字化生活相混淆了。也是巧,在想这个的时候,因为要找一个什么东西,翻了一下卧室的地柜抽屉,翻出了一沓子大大小小的字纸,是以前零星的一些随手记。

   随手记这个习惯已经很久了,手边有什么样的纸都不拘,写下那一刻想到的,或者是备忘的,有的还觉得可能可以作为一个话题的,但大多也都是没有再用,有的过滤一下又都扔了。这回翻出的这些还真是有好几年了,其中有一张上面记的是在广州期间的固定费用。

   这就应了我想到的“数字生活”,这一张记着在广州的固定费用的小纸条上面有一组数字,一个是租房费用,总共21个月,房租87900,每个月的管理费累计3436.05,水电煤气有线电视费用6402.89,总共97738.94元,纸条上还有网络费,居住证费,租房税费,修纱窗这几项,但都没有数字,可能是当时没想起来就没填上,那现在就更想不起来了。

   在广州的费用,这只是我开始租房之后的,租房之前还住过招待所、酒店,往返车费,吃饭等等费用,都没有记录了,现在依然是想不起来了。

   虽然,数字是冷冰冰的没有温度,也跟具体活动的记录不同,但是,因为有这些数字,还是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的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最近想到数字与生活这个事儿,是想了一下刚刚过去的五月做了三次核酸检测,那么还有什么是可以用数字来记录这个月的活动或饮食起居的呢,就在脑子了捋了一下,五月的数字生活如下:

   做了3次核酸,吃了3个西瓜、3个菠萝,20个橙子,送3只大猫到医院看病手术,送3只小猫体检,当天接回,公号文章写了24篇并附音频24个,上传小说及其他音频100个,晚间开空调1次。

   很多年以前我开始记录“只言片语”,大概也有二三百条吧,后来,也就是有了智能手机之后不久我就开始到广州生活,从到广州的第一天开始我就开始记“每日心语”,结束广州生活之后,我的心语写到第1000条结束。

   数字,在生活中还和很多地方的民俗有关系,比如谐音的吉利话之类。小时候,我知道的一个三同,说的是到农村去的干部要跟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后来也有人把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叫做三同。

   那天网购,发现微信钱包没钱了,觉得不可能,就打开钱包明细来看,查到21,也就是春节开始那天,钱包里是9千多,到5月底就花完了?我觉得不可能,还拿出计算机按了一下,还真是没错。

   就这事跟女儿说,女儿说了一句粤语,我一下都不知道怎么用普通话说,大概意思就是数字虽小,积累起来就不得了了,看来就是这样,女儿又说,这也不算多,毕竟现在都是网购,你也不出门买东西,不都是网上来的吗,想想也是。

   这又让我想起以前女儿读高中的时候,我总觉得的自己对生活流水没有概念,就记记账吧,一年记下来,二人的消费也接近六位数了,我心想收入都没有这么多,明显的入不敷出嘛,不对吧。

   也就是因为这样,我想,一个人生活怎么样,经济支撑这一点很说明问题,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我是历来不会存钱理财的,就是能应付了生活也就行了,也许就是这样,我也只是应付了生活吧。

   还是说数字,数字确实是跟生活息息相关的,就像方才说的有多少钱办多少事,还有就是有多厚的经济基础就可以承受多大的损失,用数字来说就是,你收入少或者存款少的时候,丢了或被偷了10块钱,都会心疼的要死,但是你的收入多了,家底厚了,上街被扒手打了荷包,丢了几百一千的,你也不会有以前丢10块钱那么难受。

   写下数字生活的时候,我就想会不会被误以为是说“大数据”时代,我嘛,写不来大的东西,只能是身边的生活的小事情,虽然数字和数据好像差不多,但数据和数字还是不一样,啰啰嗦嗦的,觉得又是废话一篇,就算是生活中的数字吧,不是数字化生活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