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间疏忽漫长生活 |
分类: 随笔 |
一切行程都订好了,各种票以及住宿都订好了,然而在启程前“听说”了“疫”情,走还是不走,很是纠结,后来一句不会“人”传“人”让我们放心的出行了,不过,我们还是带上了口罩。
2020年的春节之行,可以说是以兴致勃勃开头,以匆匆忙忙结束,在苏州转了两个园子之后,手机上就收到各个景点封闭的通知,连酒店的预定都自动取消,钱款也毫不商量的退了回来。我最想去的苏州博物馆都没有去成,真的是心有戚戚焉,回程,已经知道了封城的消息。
接着就是全面的抗疫了,因为是春节假期,各地的情况都差不多,只有被封的城市严重些,因为有互联网有微信,各种消息倒是传的很快,那时,不仅仅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民众的眼睛也都注视着那里,能有一个人,每天及时的记述最普通人的生活情况是多么必要,而真的有这样的文字出现,又牵动了多少关切的眼睛和关切的心。
始料不及的是事情会变的曲折诡异起来,最后连“日·记”二字都变得“不正经”了,有的人甚至从附庸风雅的也记一记到戛然而止,接着就转而攻击那坚持了六十天的记录,撕·裂也从此开始。
我很不喜欢这两个字,也不想让它出现在我的叙述中,但还是避免不了,我自己也无辜躺枪,被曾经对我说:“有你真好”的人一刀一刀的捅过来,唉,不说这个吧,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新冠病毒能这么顽强,一直不走,一直不走。
2020年初开始的牵动无数人的每日记录,停止在六十日之后,那自发而起的接力,真的让人欣慰和鼓舞,接力棒一个一个的传下来,让我看到了那些亲身经历者的自述,那些对作家正常写作的正面的支持,也看到了我熟悉的人因为春节探亲而被困城中的亲身经历。
文字,在这样特殊的时期,有着非凡的意义和力量。文字,也被称为武器,在这一场抗疫来临之后,我真正感觉到和理解了文字是武器的意思,只不过要看这个武器把持在什么人手里就是了。
如果说因为疫情和对疫情的记录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那么我们完全能感觉到,有一方的武器是用来刮骨疗毒的,方式方法是温和的,目的是治病救人的,有一方的武器是不分青红皂白的致人于死地的,在和平年代,在文明时代,难道我们不是应该用文明的方式来使用武器吗。
所谓撕·裂,真有一些些倒着走的意味,想想都让人心痛,新冠病毒来了整整两年了,有的人还和最初那时一样,用那种无稽之谈来攻击他人,前不久就因为我的文里有一枚园地几个字,就遭到恶毒的谩骂,这些人真的比新冠病毒还可怕。
今天,我并没有准备写这样一篇文章的,因为午间看了三少爷的《后记录时代的思想接力》以及文末的两个视频,这些文字和视频让我感动,也让我在脑子里过了过这两年是如何走过来的,是三少爷这个九零后的文章触动了我,所以写下这些,最后说一句:愿明天会更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