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香自何处来

标签:
苦练苦寒梅花生活 |
分类: 随笔 |
朋友转发时带的导语是,“我可坚决不准我孙女去”,看了视频,我说太残酷了,就这么10秒左右的视频已经让人受不了了。
然后我就想,这是练的什么功呢,是杂技吗,有多少孩子在为了学杂技而练功呢,我是觉得真的需要为了学杂技去这么痛苦的练功吗。那如果都不练功都不想学杂技,那这一项技艺是不是就废了,以后就消失了就没有杂技这个绝活了呢。
说杂技是绝活应该不为过吧,普通的转个盘子翻个跟斗确实不算什么,但那些顶尖的,比如空中飞人,比如柔术,都是挑战人的力量胆量和极限能力的。我自己的内心,总是觉得杂技这个绝活,最早都是“散兵游勇”们在天桥上卖艺时展示的技能,如果,人类要以此来展示自己对极限的挑战能力,也应该由特别有天赋和对此项运动----权且叫它运动,有极大兴趣又愿意去挑战的人来传承。
真没必要办一个大班或学校,让那么多不情愿的孩子来参加,受磨炼,个人认为,那真的是太痛苦了。有的孩子真的是不情愿的,即使将来真的在这方面有成绩,也未必是他真正喜欢和愿意的,你没看有的运动员,国际大赛的奖都拿了,一旦退役就再也不想碰触那项运动。
前天看那小视频之后,“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话自动的就从心底冒了出来,可见这句话是多么深刻的印在了心里,以往在哪里看到这句话,也都没觉得啥,励志嘛,总还是要的,但这一次我想起来就放不下了,反复的咀嚼了好几遍,就觉得哪里有点不对。
哪里不对呢,就是苦寒,寒冷就是寒冷,何谓苦寒呢,梅花开在最寒冷的时节,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那这个寒冷是不是苦寒呢,如果不是苦寒而光是寒冷,那梅花它是开呢还是不开呢,它会犹豫吗,它会怎么鼓励自己和告诫自己开还是不开呢。
植物各有特点,这也是大多数人都知道,有的花不能晒,一晒就完,有的花偏要晒,越晒越开花,阴天晴天早上晚上,春夏秋冬,花会选择合适自己的时候开放,在什么时候开,热的时候还是冷的时候,它也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物竞天择不断适应而形成的,也是在基因里打下烙印了的,有的经过人工干预可能有所改变,有的则是宁折不弯宁死不屈的,那么你说,这梅花选的是寒还是苦寒呢。
苦,我想是文人在造句的时候,为了合上上一句的字数而在寒的前面加个苦吧,就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以上说的这些,都是我自己心想的,但是百度一下,“苦寒”还是有出处的,【苦寒,指极端寒冷,严寒。语出杜甫《捣衣》诗:“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苦寒一般是指一年中最严寒的时节。】
我曾经连续好几年,也曾同一年好几次去梅园看梅花,实际情况是,梅花每年就是在一月初到中旬开,不管是极寒,还是暖冬,它都是到时候就开,当然也会今年比去年的日期早或晚几天。
梅花就是根据时令和它自己的基因设定而按时开放,你非得说它香自苦寒来,就有点鸡汤的意思了,还是专门熬的,如果真的把它当做鸡汤,那也是du鸡汤,嗯,也许不该这么说。但就是觉得人家梅花好好的按时开放,你何必拿人家来励志呢,还非得“苦寒”。
“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一句,还真不如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就是自自然然的梅花的素描,不夸张,不渲染,有形态有颜色有香味,看上去也就淡淡的几笔,总比你硬把人拉来做榜样要好的多。
不过,我这么说古人创造出的励志名句,似乎也有点不厚道或不知天高地厚了。毕竟,人还是得动动脑筋的,自己思考所得可以分享他人,或作鼓励,或作警醒。我只是看到几岁的孩子那么遭罪,若老师再拿“梅花香自苦寒来”激励他们,对孩子对梅花好像都不怎么好。
有田不耕仓禀虚,有书不读子孙愚。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少壮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2012年1月拍的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