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读书严歌苓感想生活 |
分类: 阅读札记 |
从小看书,就在书中经常看到古代的女子“以身相许”的故事,无论是说城中的才子佳人,还是偏远村寨的年轻女子,更有神化故事里化身普通女子的妖或仙。以身相许的故事,在旧时代里也时常发生。
以前看这一类的故事,只当是一个故事看,后来渐渐的觉得,女人在遇到困难或者要报答帮助过自己的人,又什么办法都没有、万般无奈的时候,只能以身相许了,其时,也就剩这唯一的一点属于自己也还可以贡献出来“本钱”了,真的是很悲哀的。
可是,也有主动以“以身相许”来换取利益的,这种换取利益,与那种百般无奈走投无路是不一样的。在时代的变迁中,有些事,或者说有些观念也在变化,也许过去很少发生的事,突然就变得多了起来,原来让人觉得“不合适”的事,也大行其道起来,这个时候的以身相许,就有了不同的外在和内在意义了。
其实,我想说,以身相许,不管怎么说都有点女性处于弱势地位的意思,即使男女平等的交往,有时候,还是会出现这种情况。
异性朋友交往,谈得来是基础,也能够让交往延续,如果客观条件是只能把对方作为知己而不越雷池一步,那么我想,是不是可以以心相许呢。
刚刚看完严歌苓的中短篇小说选《角儿》,有两个讲述女性故事的中篇,看完之后很是感慨,一个是《小顾艳传》,这一篇里的女主小顾,是一开始就爱上了有文化会写诗的杨麦的,虽然小顾自己没什么文化,就是一市井女子,但她是真爱杨麦的,在简单的婚礼上她就主动承认是她追的杨麦。
后来,“文革”,杨麦被判劳改,小顾千方百计的找到杨麦下落,通过管教干部给杨麦捎东西去,还去劳改场看杨麦,但是,没有免费的午餐不是,小顾为了杨麦不得不对管教干部以身相许。
不得不说小顾的以身相许救了杨麦一命,后来杨麦结束劳改回到家中,日子也还过下来了,再后来杨麦还是和小顾离婚了,离婚后远走南方的小顾还一如既往的爱着杨麦。所以说,小顾对他人的以身相许是为了救自己的爱人,也是对救助者的报答。
严歌苓的笔写出了人性的复杂和多面,在《谁家有女初长成》里对巧巧短短一生的描述,更是让人扼腕,一个刚刚二十岁的农村女孩被骗卖到一个更偏僻的地方后,又因不堪凌辱而成了杀人犯。
巧巧在出逃的路上,撞进了一个小兵站,兵站里的二十多个官兵都喜欢她,巧巧在这里住了十一天,在最后的那天她说她死也会记得这里,记得这里的每一个人,因为他们都对她那么好,巧巧还在最后那天在给站长洗过晒干收回来叠好的少了一颗纽扣的衬衣上,缝了一颗从自己衣服上剪下来的扣子。
巧巧想,“金鉴(站长)会在她消失后的多久,才能发现这颗从她身上移植的纽扣?它将替她陪他多久?它将替她聆听或抚摸那颗心脏的跳动多久?”我想:这就是饱受蹂躏、不得不走向那短短的人生终点时,巧巧对金鉴的以心相许。
人可以是很简单的,但同时也会是很复杂的,严歌苓笔下的人物,层层叠叠丝丝缕缕的生命轨迹,一念之间的变化引发的完全意想不到的结果,都有可追索和沉思的空间。今天,我只想说说这个以身相许和以心相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