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夜入冬和碎片式的冬天

(2021-11-10 23:13:37)
标签:

北方

南方

冬天

生活

分类: 随笔

   今早还没醒透就看了一眼手机,看到老家的堂妹转在朋友圈的一篇文章《鞍山降雪量全国第一!这群人感动了一座城...》,从这篇文章的图片里看到真是大雪,没膝的大雪,还有孩子玩雪、堆雪人的图片,还有年轻人做雪雕的,当然还有铲雪、推车的,不知道今年的雪是不是来的早了一点,或许不是早了一点而是大了一点。

看完这篇文章我又睡了个回笼觉,起床后还在回味那篇文章说的大雪,我这从小在广东生活的人,对雪有一种盲目的天然的喜欢,虽然也知道大雪会给人类带来一些灾难,可还是对下雪对雪景有着无限的憧憬。

我在广东生活,主要是广州惠州深圳这三个城市,这三个城市距离不远,气候基本一致,热是挺热的,冬天也都差不多,我以前和之后说到的我生活的广东,只是这三个城市,我若说不冷也是这里,不代表可能会有霜冻加寒冷的粤北地区。

第一次见到下雪还是在1984年回老家的时候,那年的雪也是早了一点,雪不大,也就下了那一场,我老婶说这雪就是为我这没看过雪的人下的,后来在春节期间到新疆,也看到了雪,是积雪,没有下雪,第二次看到下雪还下的比较大是在前南斯拉夫的萨拉热窝,那场雪让我又激动兴奋的不知道冷了。

广东,一直被人说是没有四季之分的,季节的过度是很模糊的,小的时候,我们很习惯的说冷天热天,好像一年就这么两个季节。四季的衣服只是说说,长袖的单衫穿着的时间是最短的,因为在不明显的秋之后,会有突然的降温,也就是现在人们习惯说的断崖式降温和一夜入冬。

就拿前几天来说,立冬那天还很热,还有日照,朋友圈里的北方朋友在说寒冷,我们这边的还穿着短袖衣,但也就隔了一天吧,夜里起风,如鬼哭狼嚎,第二天毛衣就上身了,邻居王阿姨则已穿上棉衣了。

广东的冬天如不受寒流影响,没有急剧的降温,还是很温和的,一般十一月末十二月中才觉得冷,所谓冷,年轻人也都是一条厚一点的裤子就可以过冬的,这些年都穿羽绒服,也是图它暖和,一件衬衣或薄毛衣加上羽绒服就行,不用一层层的套。

说广东的冬天温和,也不尽然,寒流来袭还是很够呛的,有太阳的天气屋里比外头冷,晚上在家就觉得冻脚,不过这些年各种取暖的用品都有,虽无供暖,却也不会冻着了,只是所谓保暖的东西也只是隔三差五的用用,那寒冷都是维持不了几天就又过去了。

以前上班的时候,就看到有的同事穿的不多,说你不冷吗,说不觉得,大概也是忍忍就过去了那种,三天、五天,最多一星期,就又温度回升了,不穿的那么臃肿还是好看一些的。

冷几天,又不那么冷了,又冷几天,就又升温了,把个冬天弄成了碎片式的,所以,厚的薄的衣服,棉衣毛衣也都不用太分开,随时的换着穿。我小时候还穿过棉裤,当知青的时候还穿过毛裤,到深圳上班之后,也有就一条牛仔裤过冬的时候,冬天,越来越没有那么冷了,也越来越碎片式的了。

北方人到广东来过冬,肯定不习惯,说屋子里也冷,广东人到东北去,让人觉得他们还挺抗冻的,但在广东生活习惯了的人又不习惯北方屋里的暖气,觉得太干燥。

什么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呢,在哪里生活的时间长了就会适应哪里的气候和风俗,北方人在南方呆的久了,也会不再适应北方的气候,比如我父亲,十几岁当兵从北方打到南方最后落在广东,离休后他回了一次老家,距上一次回家又有二十多年,一进河北地界就开始喉咙发干,鼻子发干,到了东北就是感冒似的难受,结束行程,回到广东那些不适的症状又立马消失了,所以父亲就决定定居广东,惠州也成了我们的第二故乡。

我也很习惯广东的气候,包括碎片式的冬天,真到了那种“极寒”天气,冻手冻脚的不想沾水,也还是觉得没啥,反正不几天就会过去的,在广东,就是这么冷几天暖几天的,不会让你冷的过不去,想到过两天就暖了,现在的冷还有啥好怕的,再说,地球的运转就是这样的嘛,除非它出轨。

感觉又说了一堆废话,好吧,其实就是想说,不管怎么说还是很喜欢看雪景,也觉得广东的一夜入冬很神奇,碎片式的冬天也有调试的味道,这样冷不冷?太冷了,那就把温度再升高一点。生活中冷暖交叉其实也是一种常态,自己去适应就好了。

对了,立冬那天,所里请了几个工人来清理路边杂树荆棘野草,一位北方籍的师傅说,今天立冬很暖还出太阳,我们老家有句话说“立冬晴救穷人”,就是说,立冬这天晴天,那么这个冬天就不会太冷,也就等于是救了穷人了。但我也听不止一人说今年天气反常,这个冬天会很冷,也许,接下来就是我们验证这个冬天是冷还是不冷的时候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所谓观后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