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旁人之心

(2021-11-03 22:44:24)
标签:

换位

思考

生活

分类: 随笔

   那天写一句话日历,好像写的是“以他人之心”,他人,旁人都一样,就是别人,说到以旁人之心,也是源起于平日里听别人说话叙事,会有与自己想法不太相合的或完全不能同意的,过后就会想为什么他会这样呢,有时候换位去想,会有几种推测。

   有时候也会很有意思的在一段时间之后知道当时的推测都不准确,而是因为一个什么原因,过后知道了原因,也会觉得可以理解,还会庆幸自己当时没有一味的去强调自己的观点,那样就会让人觉得就你对吗,是的,我自己就没有这种自信,所以,都是听了就听了,顶多是过后还想一阵儿而已。

   这个过后还想一阵,就是我想说的“以旁人之心”,说的详细一点就是换位思考,就是以旁人之心去判断去琢磨人家为什么这么说这么做,理由是什么,而不是什么都以自己的观点去套别人的言行。说不定在琢磨之后还会有收获,至少也能大致判断出“旁人”所说所做的理由何在。

   比如,有的人对事情就是精益求精,你看了肯定会觉得有点过,又不是制作什么高精尖的东西,得过且过就好了嘛,何必浪费时间呢,但是过后你知道他是因为某次的失误受到伤害所以才会这样你就能理解了,即使你不知道或者不是这样,也要理解有的人就是天生这样的,没有必要非要别人不这样。

   说“以旁人之心”跟昨天说的“没有什么‘应该’”是差不多意思的。有时候确实是不好去要求别人怎么做,但过后以旁人之心去想一下还是可以的,这样想的时候,因为你确定不了别人的想法,还真的会有几种推测的结果。

   不管有几种,推判的过程会让你原来可能的不理解淡化了,如果事关自己,还有些委屈的,推判的过程也会让你渐渐的消除不舒服的感觉,就算推到最后觉得对方毫无理由这样对你,你也可以以“就是这么个人”而放下。

   毕竟人与人不同,人与人的经历不同,生活过的环境不同,就会有差异,既然我们认同差异,也希望每个人都能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那就没有必要纠结“他为什么要这样”了,当然有的人也会说“如果是我,就不会这样”,那还是“你”和“他”的不同。

   也有一种情况,就是你无论如何怎么的站在对方立场以旁人之心去分析,还是不能为对方做出的事——不可理喻的事开脱,还是觉得实在是不可理喻,那也就说明这人做事没有底线,如果一个成年人做事没底线,便是此人在做人上还没完成,对于一个还没完全成为人的东西,你还纠结啥呢。

   说到最后,像是把自己绕进去了,说“以旁人之心”,其实还不是用自己一贯的素养来判断和推测,你之心又岂能代替旁人之心呢,那个旁人说不定就没有心,那么说到这,这一篇就等于是废话了,大废话,好吧,就此打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