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
(2021-09-07 23:33:06)
标签:
人与人关爱帮助享受 |
分类: 随笔 |
5月份的时候,就和在惠州新认识的发型师说好了要去做头发,却又一拖再拖的拖到了今天。上周末京京在微信里跟我说,小孩都开学了,比较有空了,问我这边有没有什么事情,我心中大喜啊,本来就想麻烦她带我去那家做头发的店,像是心有灵犀似的,她先来问我了。她帮我跟发型师预约了今天上午过去。
因为离我家比较远,出行有车会好一点,恰好京京有车,她就来接我并送我过去。到了店里,只有我一个顾客,跟师傅说了大致的要求,让师傅放手去做就好了,剪发的时候,想起昨天刚刚读完的中篇小说《飞发》,忍不住跟师傅絮叨了几句。
直到中午,依然没有其他的顾客,烫发的间隙,师傅端来店里煮的红米桂圆糖水,很漂亮的碗和勺,看着就赏心悦目,糖水的味道又恰到好处,颇有一种“享受”的感觉。
将近两年没有打理头发了,从短发长成了长发,我这个不愿出门的人,既然下决心出门,又下决心整理这头发,就索性该做的都做了,剪、烫、染,一起来,当然时间也就要长一些。
中午过后,京京送了孩子到学校,买了盒饭给我送来,有汤,有热咖啡,在染发的空挡里把午饭给吃了,京京等我全部做好之后,开车送我回家,我说今天享受的是最高级的待遇了哈。
在深圳的时候,一直在同一间发廊做头发,一直都很满意,师傅也是温文尔雅的,对客人都是客客气气的,所以跟着这个师傅也有十几年了,师傅总以优惠价收费。
我觉得跟熟了一个师傅的好处是,每次去不用多说什么,头发怎么剪染什么色,他比我自己还清楚,省了口舌,也无需讨价还价,且师傅对你也是彬彬有礼,我曾经还写过一篇说自己把自己培养成了VIP。
说到“VIP”,也是挺有意思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沙头角上班的时候,用一部老相机拍照片,冲洗胶卷和晒照片都要到中英街对过的英界那边的店里去,后来有一次我在一家专卖摄影器材的店里买胶卷,后来还买了一部相机,那老板说你喜欢照相啊,以后照片可以到我这里洗。
后来我就到他那洗照片,他看到洗出来的照片说你拍的不错啊,以后给你优惠价,所以那时就洗照片我用的都是很优惠价格,省了不少钱。
回到深圳,搬到宝安路住以后,上班经过桂园路,桂园路上有一家新华书店的书亭,我下班途径书亭,经常进去看看,买了几次书之后,卖书的店员主动说你经常买书啊,以后给你打八折,那时,我真的不知道买书还可以打折。
我遇到很多这样的事,比如新影艺的阿红,也是给我很优惠的冲晒价,英姑摄影器材店的英姑也是,还有我经常光顾的快乐蜂蛋糕店,有一次正碰到“少东家”在收费,主动给我打了个折,这也是之前没有过的。
有一次女儿就说我,人家怎么都对你这么好,你是自带“VIP”光环吧,这句话我也是第一次听说,不过,真的是,人家怎么都对我这么好呢。
今天文章的题目用了“享受”,首先是觉得今天去的这家店,有点会员店的感觉,环境好,很舒适,基本都是采取预约的形式,所以店里安静不嘈杂,做头发的整个过程都是愉快的,所以本来觉得勉为其难的事成了一种享受。
第二是京京的体贴照顾,也让我很享受,虽然我一开始就说让她把我送到就不用管了,弄好头发我自己搭车回家就行了,但京京还是给我送饭过来,还是我爱吃的回锅肉,又买了我喜欢的咖啡。
不是说得了什么好处就是享受,是觉得生活不一定什么都顺利什么都容易,但那些人与人之间的爱护和帮助,让你觉得温暖也是一种享受。
还有我上面说的那些,比如开店的,本来是以盈利为主的,但因为你喜欢的正好是他喜欢的,你的所作所为是他欣赏的,他就因为这种认可,因为共同的爱好而让利于你,这样的一种契合和情义,也是很让人享受的。
有时候我也会想,在帮助别人之后,在向别人伸出援手之后,你的内心也是享受的,这就是送人玫瑰手有余香,那余香正是可以浸润心灵的,如果,人们都更多的享受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和帮助,那该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