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做饭洗米,要用“淘米”这招了,原因是同学给我拿来的说是朋友在乡下买来的特别好吃的冬米,吃了几次了,这冬米也确实好吃,之前吃都挺好没事,后来这一次拿来的米就有沙子,每顿饭能咬到一颗,几次之后,做饭的时候,就先淘米,果然很有效,再没有吃到沙子了。
说到淘米,其实,我一直没有做过这事的,自己成家之前我没怎么做过饭,读书的时候在大饭堂打饭吃,当知青的时候,吃集体伙食,然后参加工作也是吃饭堂,等我成家要做饭的时候,那时候买的袋装米似乎已经收拾的很合格了,没有沙子。
我小的时候,吃饭特别害怕吃到沙子,一口咬到在吐出那口饭的时候,会恶心的把刚刚吃的饭都吐出来,我也特别反感花椒大料的味道,菜里有,不小心吃到了,也会引起呕吐,而一旦呕吐,这顿饭我就不会再吃了。
小时候,也看过妈妈做饭前淘米,我总觉得那样能淘出沙子吗,对此一直存疑,除了淘米,我也看过我妈妈淘芝麻,买回来的白芝麻,妈妈都要一遍一遍的淘,妈妈说芝麻里的沙子才多呢,非淘不可,妈妈炒的芝麻盐儿,爸爸特别喜欢,吃的时候,果然从来没有吃出过沙子来。
吃集体饭堂的时候,吃饭时咬到沙子是很常见的,那时各种商品从出产到包装到上架都比较粗放吧,米里有沙子也算是正常情况,我经历了几年的知青生活也算是锻炼出来了,再咬到沙子也不会呕吐了,但是吐出那口带沙子的饭,必须是用手拿着一张纸巾捂着嘴吐进去然后合拢手掌包成一团扔掉,不能看。
成家之初,有一段时间还是在单位吃午饭,也没有饭堂,是炊事员做好了拿到办公室来的,大家一人端着一份饭吃,偌大的大厅里散散的坐着吃饭的同事,有时候就会听到咔嚓一声,有谁咬到沙子了,不知那沙子有多大。有一位男同事特泼辣,还幽默,但凡他咬到沙子,你就会听到他在那咔嚓一声之后说:找到钻石了。
这段时间天天做饭淘米,让我又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个短篇小说,标题是什么忘记了,小说说的就是米和沙子的事儿。说我(小说的主人公)去逛集市,看到一溜卖米的摊子,他看好一个,蹲下来讲好价钱,买了几斤(忘了几斤),称重的时候,卖米的人拿出一个扎着口的小布袋,有半斤还是一斤左右的样子,说这个重量要加在买的米里,“我”问那是啥,为啥加这个重量,卖米的说,这是沙子。
“我”正纳闷,卖米人又说,他的米里是不掺沙子的,但要把这个沙子的重量算进去,还说其他卖米的摊贩的米里都掺沙子的,他说你是买我的还是买他们的呢,“我”当然买这个不掺沙子的,付钱之后,卖米人还让我把沙子也一并拿回去。书中的“我”说,那袋沙子一直放在那,他经常看看,经常想想。
看过这篇小说之后,我就有些想法,而且久不久的就会想起这篇小说,我觉得这个故事似乎有点不合情理,不知是不是作者编出来的。我觉得那个卖米的完全没有必要挑着米还带上沙子去卖,如果每个买米的人你都附送一袋沙子,你得带多少沙子,那得多重啊,你稍微提高点价格就可以了嘛,你就说你的米里没有沙子所以贵一点不就完了吗。
还有,那些往米里掺沙子的,就是为了重量,可以多赚一点钱,这也是真的吗,如果在当时被证明就是这样,且大家都有共识都知道,那买米的人可能就不会信卖米的说没有往米里掺沙子,因为要证明自己没掺沙子,就把沙子装好一袋一袋儿的放旁边,卖米附送?
这个短篇小说真的是久不久的就被我想起来,那些疑问就会反复的冒上来,当时看的时候,还想过,吃饭的时候咬到一颗沙子已经够郁闷的,如果多了哪里受得了,往米里掺沙子的得如何掌握这个分量啊。如果不知道的,第一顿饭吃到很多沙子的饭该多难受!
所以,这淘米得多重要,从小就知道淘米这回事,也看到过妈妈淘米,也在书上见过,淘米这个词也是很熟悉的,但真正自己操作淘米这事,还就是最近这段时间的事,还因此淘出了一些于此有关的事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