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该怎么办

(2021-06-27 22:42:09)
标签:

生病

筹款

家庭

生活

分类: 随笔

    今天要说一个让人非常纠结的事情,一般我都不愿意触及,但这些事总是存在的,今天想说,是因为早上看到朋友圈里一个好友转发的一个“轻松筹”的帖子,好友也在里面做了捐助,这样的筹款机制就是为百般无奈的人设置的,也有积少成多达到救助目的的功能。

    我也曾在水滴筹上做过小小的捐助,但今天我看到这个需救助的个案,却很纠结。发起轻松筹的,所上传的资料都是实名的,真实的,里面有各类的信息,让有意相帮的朋友能看的一清二楚并决定是否伸手援助,所以,这里就不谈这个问题。

    我今天想说的是,今天看到的这个案例,是一个70岁的老人,重病几年了,由他的妻子发起筹款,因为几年来治病已经花光家里的钱,之后的费用难以为继,夫妻感情深厚,只是因为是普通人家,一直是自食其力,遇到这样的灾难,便难以应付,所以求助。

    我仔细看了帖子的内容,老人家已经70岁了,20143月因脑梗入院,就是说至今已经7年,资料显示,老人家是脑梗、脑出血、还有高血压、高危糖尿病、痴呆。因为已经花完了家里所有的钱,所以找到轻松筹,资料显示:医生说只要能筹到10万元的治疗费,他的病就有希望。

    今天我只是用这个例子来说,希望不会因此而伤害到谁。

         1,就说筹款10万这个标的,医生说能筹到10万元这个病就有希望,我抱怀疑态度,所谓有希望是怎么个说法呢,10万能治好脑梗的后遗症还是能治好高血压或高危糖尿病还是能治好“痴呆”症,如果没有一个能治好的,10万,是干嘛用的。

         2,如果没有筹款的渠道,病人家属又该怎么办,如果家里的存款刚刚好只剩十万了,拿不拿出来,如果拿出来之后并不会有好的结果,而家庭生活将更陷入绝境,又该怎么办,如果目前一分钱都没有了,该怎么办。这个帖子里说了有医保又如何的话,也许这才是症结所在。

        3,看病难,说了很多年,病不起也是普遍的共识,轻松筹,其实就是穷人帮穷人,几块几十块或者几百块的凑,有一点使用一点,也只能起到维系生命的作用,对疾病的治愈也许根本不起作用。那这样的维系的意义何在呢,我这句话可能不好听,但事实上我们很多很多人正在面临这样的让人心痛又纠结的事情。

    说到这,先分个岔出来,前两天听朋友说,一个年轻人还不到三十岁,身患胃癌,年轻人拒绝手术和任何治疗,就这样心平气和的度过之后的日子,也就半年时间,便离开了人世,这事让我很震惊,我想你还不到三十岁,你年轻的身体应该有足够应付疾病的能力,怎么就放弃了呢。

    放弃还是不放弃,有时候是病人自己的选择,有时候是家人亲属的选择,如果病人年事已高,又处于没有任何知觉的状态,那选择权就落在了亲属身上,这对于亲属来说就是一件尤为艰难和纠结的事情。

    我曾经在《实话实说》节目上看过罗点点医生对死亡的谈话,后来我买了罗点点的书《我的死亡谁做主》来看,罗点点提到“死亡教育”,我觉得这正是我们很多人缺失的一课,对待生,已经难,对待死,尤其难,如何对待生死,的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要认真对待的“课题”。

    再回到今天的主题,现在有水滴筹、轻松筹这样的捐助渠道,其实是很好的,为一些有急难的人提供一定的帮助,我个人觉得,寻求帮助也实在要考虑实际的效果,虽然我们不能说看不到希望就不努力了,但有一些努力真的就是人财两空。

    其实,我还是对今天看到的这个案例中“医生说只要能筹到10万元的治疗费,他的病就有希望”这句话有看法,会不会集众人之力凑足了这些钱却并不能有明显的好转而只是维持了生命体征,而如果只是维持了生命体征,那这“众人之力”,是不是又显得太微不足道了。

    真的是太难了,面临这样的事情,我们要承受的东西太多了,有亲情有感情,有家庭伦理,有经济承受能力,还有是不是该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做出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的选择,到底该怎么办呢,这真是人生中所难承受之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