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动学习

(2021-05-10 23:41:26)
标签:

学习

被动

生活

分类: 随笔

   也许我没有更多的学习机会,也就是上学的那种,专业学习的那种,所以,学习对我来说都是被动的。伟人说过“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民间也有在社会大学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的说法,而我自己,我觉得大都是在想知其所以然的时候,用查找和翻阅来完成了学习,过去是翻书、翻工具书,现在是网上搜索,方法都差不多,但后者效率更高一些。

   所谓学习,就是把自己遇到的不懂的东西弄清楚吧,知道它的来龙去脉和因为所以,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当然很难究根问底,你都不知道嘛,而看到或听到一件事,或一个词或一个字,不明白,或者大略明白,放过去也就过去了,如果较个真儿,去追究一番,就会有所得,有的追究出来的结果可能是好几个,甚至你会意外的看到与自己想像完全相悖的结果,这也就是“被动学习”了,我以为。

   以前,看小说的时候,遇到生僻字会翻字典,这样就多认识了几个字,记忆力好的时候,能把意思也记住了,记忆力不好的时候,只能记住读音,记忆力更不好的时候,查过几遍还是记不住读音。

   我自己的体会是,看历史小说的时候,手边必得放一本字典,因为里面的生字会比较多,比如看清代的小说,就连那些帝王的名字的用字都有许多不认识的,有一段时间,看历史小说,总是要查字典,又不能都记住,我还专门用一个本子记下了一些,现在是想不起都记了哪些字,只有一个字印象比较深刻,就是“墀”,当时在书中看到“丹墀”这个词,是完全不懂的,查了字典之后才知道是“屋宇前面没有屋檐覆盖的平台,因古时多涂成红色,故称为“丹墀”。常用在宫殿或庙宇的正殿等具仪典性的建筑物前。”

   后来,网络普及,有了许多网络语言,听到了有疑问的就当场问,在网上阅读看到的,就现场查,这样的被动学习,也算是学到了一些知识,不至于因为视而不见而总是搞不明白那是怎么一回事。

   这不,今天看到秦兽的一篇文章,说到“反智主义”,挺有意思,现在经常可以看到这个词,也正像文章里说的有“盛行”之势,文章提到“‘反智论’(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是外来词,但这种现象各国都有,‘反智论’不是学说和理论,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可寻。”

   看这篇文章,主要还不是说这个“反智主义”,是看到作者说他骂人了,用的词是213,作者特别声明不是2B,是213。这个213,我自然是没有反应过来,再往下看,看到精选留言里有一个读者留言说:21三体综合症,我以前中学学生物的时候,就记住了这个病,因为有一个亲戚和这个病症有些相似。但完全不知道这个病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看到这段话,我就好奇了,是什么病症呢,我就上网查,哦,原来,这个所谓的213就是唐氏综合征,但为什么叫213呢,原来是跟人体的第21对染色体有关。这样逐条的看,再查,发现关于这方面的资料(知识)很多很多,如果都辑录于此,篇幅就太长了,也似没有必要,简单的说,就是唐氏综合征就是第21对染色体出了问题。

   “有些染色体畸变则是人类遗传疾病的主要原因。如唐氏综合症:21号染色体存在3个拷贝。染色体易位染色体倒位不会在携带者中引起疾病,但它们可能提高其后代发病的机会。

   染色体或染色体组的数目异常,又称为非整倍体,可能是致命的,或可能导致遗传性疾病。”

   如果沿着染色体这个知识点一直查下去,要学的东西可就太多了,这一门学问也太深了,话说回来,因为是在文章中看到这个,没有明白就顺手查一下,毕竟现在查点什么还是很方便的,这样也就正好是学到了或者说知道了一点以前不知道的事儿,就算是被动学习了吧。

   说到唐氏综合征,应该都很熟悉的,作者在文章中用213来骂反智者,他也说这是夸张了,他说“实际上说他们是213,也是美化和高抬了他们,因为大部份的213病人是善良的、无害的,而反智主义者,非蠢既坏。”还好,作者这样说就不至被人说对某群体不公了。

   好吧,这个话题就说到这吧,图片是我以前看小说时记录的不认识不熟悉的字和解释。


被动学习

被动学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家有猫奴
后一篇:激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