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早上醒来一看手机,这一类的文章很多,浏览了标题之后,我想,若在深圳,说不定又去参加个什么活动或看个什么展览,往年大都是这样,今年还躺在床上懵懵然的无知无觉。
昨晚在读中篇《过程》,读了两节,就觉得嗓子似起了毛刺,声音会于不经意间突然劈叉,只好放下先不读了,寻思了一下,觉得似乎是感冒的先兆,目前倒不担心感冒会来,担心的是我的“读书”进行不下去。
所以就比平时早了些就寝,真的是睡了一大觉,早上九点半醒来,就迎头撞上了“读书日”。既然是读书日,就说说读书的事呗。这一说,在我自己这,就难免会老调重弹,比如我过去就数次的说过的,我只喜欢看小说,还有我不敢说自己是读书,因为一说那一个读字,就似跟钻研挂了钩,好像自己能有什么学有所成似的,没有,都没有,读书,在我,就是看小说,所谓的知识,常识,和各种的世态炎凉,各种的人生状态,我都是从小说中获得的。
前不久我又写了一篇《阅读吧》,也是说的看书,或者说是读书吧,其实就是阅读,跟各种的专业学习和钻研没有什么关系,但是阅读,也包括博览群书,也包括兴趣之内的阅览,都与己是有利的,即使你并没有亲身经历大风大浪,但一样能使你处变不惊,这都是阅读量够大的结果。
以上这些“老调”希望以后不会再去絮叨了,总之,读书,或者说阅读,与自身是很有好处的,我之爱看小说是从小就开始的,一直不曾放弃,忙时少看,闲时多看,最近又在“读”小说,续上了前几年的那种频率,心里是有一种喜悦的,这种喜悦还包括了因为“读”而能够分享出去并得到回馈。
今天读书日的各种文章我浏览之下,打开看的只有易中天老师的《三不读》易中天老师教书,也写书,他对读与不读,说的却很平实,很简单,很朴素,我觉的包括我在内很多人都是认可的,毕竟,不是谁都能做大事,活好自己,不可或缺的一个内容就是多读书,读自己喜欢的书,读自己觉得有趣的书,既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也必定能给生活带来乐趣,生活的有滋有味也许就是源自于阅读,或者说阅读占了一定的比例。
易老师说的那种“翻、查、用”的书,也时常的会翻一翻,查一查,用一用的,说不在“读书”之列,也不尽然,如果你处于一个封闭的环境,或及其偏远又交通不便的地方,手上只有一本字典,你也是可以读出些滋味来的。
与书有关,与看书有关的话题,这些年来也不时的说过一些,又临到读书日,扣着这个“读”字,我觉得我开始了将近一年的“读”书,挺有意思的,写书的人自是要把某种知识,某种观念,某种意象传达出去,看书的人自然也是在接受着这些,当然接受的多少是一回事,看过之后进行分析可能支持也可能反对,都说不定。
我之“读”书,虽是接受了好友的建议,但开始之后,便是自己也尝到了甜头,一是自己以前就想过读书给人听,二是停了两三年的不间断的看纸质的小说又恢复了起来。去年“日·记风波”以来,好友说FF的书看的不多,问我有没有,借来看看,我遍寻书架,竟然只有一本,我努力回想,我那么喜欢买书,竟没有她的书吗,再想,以前看过的她的小说都是在《小说月报》上看的。
如此,我让女儿上网去搜,买了一摞子回来,这就开始读书,其中很多篇章,还真是没有看过,这一段时间的补充阅读,让自己也很是欣然,回惠之后,种花喂猫,占去许多时间,一卷在握的事已经很少。
这一“读”,又有了拾回 “旧习”的快意,以前看书只与同好的人聊聊,现在还可以和公众号里素未谋面的“听友”(麦子语)交流,且“读小说”这个话题的浏览量比较大。一件自己看书阅读的事,还能够波及他人,他人亦得益于此,这就像一个快乐变成了几个快乐一样,让我满心欢喜。
关于读书的名言,比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种种,我们看的多了,没看到的网上一搜就能看到,在这我就不罗列了,只是觉得,不从大的方面说,只说阅读能丰富你的内心,让你不会为虚浮的东西所牵绊,不会无端的焦虑,不安贫也不一定会急吼吼的,这就足够好了,不是吗。
本来想把读书日的由来抄上一段,搜索之下,觉得还是另起一篇文摘好了,免得篇幅太长,那么读书日的话题就说到这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