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个同学在朋友圈放了几张曼陀罗的照片,那种金黄的大大的垂吊的喇叭型的花朵,很好看,我说好看真好看。
曼陀罗这个花的名字是从小就在书上看过,这三个字读起来很好听很顺口,没见过真的花的时候,就已经很喜欢了,后来,第一次见到真的曼陀罗花还是在厦门,后来在深圳也见到过,前几年到成都安仁博物馆聚落又看见过,还属博物馆聚落里的那两棵长的好看,像一棵巨伞,上面吊着好多好多的花朵。
我自从喜欢上摄影之后,慢慢的又把兴趣转移到拍花上来,专门去看花的话,自然是拍了又拍挪不动步子,就是平时路边公园或住宅区里看到花也会随手拍下来,那些年我的随身包里总是放着相机的。
看到我随时拿出相机来拍花,同行的朋友会稍觉愕然,久了也都习惯了,看到花还会说,这有花,你赶紧拍吧,我拍的花,有一些就是在偶遇和邂逅中拍的,有的,只见过那一次,就再也无缘相见。
比如,我还住在深圳的时候,有一次去我家附近的银行办事,看到路边的一棵树下有一株野草上面有小小的花在开,我拍下来,放在博客里,向一个专门拍花认识很多花的博友请教花名,他告诉我这个叫“布渣叶”,也叫“破布叶”,名字很有意思,这位博友还说他观察植物那么多年还没见过布渣叶开花呢。
植物开花各种各样,每一种都会吸引我的眼光,拍花拍了很多年,没有厌倦反而越来越喜欢,像那些一年一开花的植物,每年都拍也还是想拍,植物开花在植物来说是很平常的事,但在我们人来看总觉的挺神奇的吧,至少我是这样觉得。
我很喜欢花,自然的我觉得人们都应该喜欢花的,其实还真不是,我有一个好朋友,她看我这么喜欢拍花,都有点奇怪,她说她从来没有对花感兴趣过,不管是路边的花还是在哪里遇见花,她基本都视而不见,从来没有觉得花好看的。
邻居的丁子也说过,她说你那么喜欢花啊,我就一点兴趣都没有,可能是以前看的多了吧,她说她作为知青下放的时候,就是在西湖农场,也就是做西湖的园林工作,天天看花,摆花,按时节换花,都看腻了。
呵呵,看花都能看腻了,我说你怎么那么幸运,下放都下到那么好的地方,离家又近,哪里像是下放啊,还是天天跟花打交道,简直是太好了,丁子则表示并没有啥的,反正对花还是没有兴趣。
回惠州之后,前后院子就成了我种花的地方,我种的花和前院孙阿姨种的花,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我种的一些花,开出来的花都特别小,比如六月雪和松红梅,孙阿姨看花的时候,也会说这些花那么小,我说我很喜欢小花,再看花的时候孙阿姨会说这个小花开了,你不是喜欢小花吗。
有时候看花,会听到有人说这个花不好看,那个花好看,听到这样的说法,我就想,每一种植物看花都不一样,这也是植物的特点吧,怎么能说这个花就好看那个花就不好看呢,总不能所有的花都按照人觉得好看的样子长和开吧。
可是,有的时候,我也会觉得有的花,我并不是那么喜欢,那是不是因为它的样子我也是觉得不好看呢,我自己都不能对所有的花一视同仁,那我也没有理由认为别人说哪一种花不好看是不对的了。
想想,植物也是经历了不止千万年的遗传变化而来,它们也是适者生存摇摇晃晃走到如今的,各种植物“秉性”不同,有的有毒有的有药用价值,只是看人类懂不懂得利用就是了。正是因为想到过这些,所以今天同学发了曼陀罗的照片时说:曼陀罗,全身上下都是毒,能使人至死的美丽且漂亮的花朵,能算好花吗?
我就在她的问句后面回复了一句,我说,好不好只是人对花的评价,花有毒没毒是它在自然界进化适者生存的结果,人知道就好,不知道中招了,一可以总结经验加以利用,二是责任自负,跟花本身关系不大,不是吗。
说过之后,我又觉得我自己有点好笑,好像是过于较真了,其实,我同学知识量丰富,人又宽和善良,她的话有其他含义也不一定,只是我一时还没有破解而已。不管怎么说,花开花落自有它们自己的自然规律,作为我们,能欣赏就挺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