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开始了一项新的“工程”,就是在女儿送我的日历上,每天写一句话,美其名叫一句话日历,一月份的已经分两期在公号里发布了,有的朋友说很喜欢这样的闲言碎语或三言两语,也有朋友说我的字挺好看。
其实,我的字写的并不好,也没有花时间去练习,就是在使用电脑之前的日记都是手写的,因为写的不咋好看,而稍微注意了些,渐渐的写的比过去好了一点点。使用电脑之初,我还怕三天不写手生,特意的做一些抄写的事,不过这抄抄写写的也渐渐的越来越少。
就是今年的这个一句话日历,虽然也就是一两句话,倒是每天都拿笔了,每天都写几个字了,因为写字,又让我想到我还真的是很喜欢文字的,无论是阅读还是书写,总是游曳其间,乐此不疲。
说到写字,我曾经还记过一篇,今天把它翻了出来,一看,也有二十年了,时间怎么这么快呢,整理一下,也让这段文字曝曝光。
世界上的各种文字,要说好看,还是中国的汉字,我尤其喜欢手书的汉字,或龙飞凤舞或玲珑有致,或飘逸脱俗或信马游缰,有的干练洒脱有的豪放不羁,练过的书法,当然好看,那是专门用来欣赏的,有的人没有练过,字也同样写得好,那也许是天分是与汉字有缘,让人一看就是一种享受。
手书汉字因人而异,每个人写的汉字各不相同,有的写的圆润而流畅,不知与做人是否有关,有的写的有棱有角,又不知是否与性格有关,还有的字隽秀而清丽,想必出自细致之人。写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写好更难,所以看字似乎是能看出人的禀性,若把方方正正的汉字写得歪歪扭扭站不住的人,除去文化低之外,恐怕是写字的人耐心有限吧。
过去,把通信看成是一种享受,看到亲朋好友的笔迹,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一封信到手,没看地址,已从熟悉的字体认出了写信的人,没拆信呢,这人的音容笑貌便已通过他的字映现出来,所以,手书的汉字是有一种奇特的功能的。
我工作之后离开家,收到的家书多是父亲执笔,极偶尔的能看到妈妈写的一两句话,妈妈没有多少文化,还是在扫盲班学了一点,汉字是认下了一些,看看报纸读读小说都不在话下,可书写起来就很费劲,我在家时就为妈妈代笔给老家的亲戚写过信,是妈妈说我写。
我看到妈妈写的字,会很感动,因为我能从妈妈那框架结构不大相称的字里,看出一笔一划的艰难,妈妈的针线活绝对出色,但她很难驾驭那支笔,正是那一笔一划的艰难,看过之后,甚至会让我掉下泪来。
进入互联网时代,一封电邮以最快的速度进入你的信箱,打开来看,规规矩矩的方块字,整齐倒是整齐,只是少了些灵气,没有看手写体的亲切了,也没有拆信前对着信封上的字迹会心一笑的感受了。
中国的汉字其实是很神奇的,它可以让你望字生意也能让你望字而产生遐想,
我对它有一种不能相弃的喜爱,我也因此而喜欢善待它的人,因此我还特意收集了一些亲朋好友的字,想起来了,翻看一下,似乎就有了一种交流。这一种交流,更为神奇,它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在你的眼前,却已超出了文字本身的交流功能,而让更多的东西从文字里走出来。
今天在朋友家拍的兰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