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日历(2)

标签:
日常生活 |
分类: 日记-微博-微信-随想-旧作 |
2021.1.16
一根筋的人,不懂什么叫百感交集。
都说三观不合的人没法说到一起去,一根筋的人你也很难跟他说到一起,因为你的千回百转的思虑,在他那里全都是没有必要。
你看电视看书的时候伤感掉泪,他在一边说做戏的嘛,假的嘛,你感慨春之生机,冬之肃杀,其一派茫然:不外乎如此嘛,多愁善感的人不要和一根筋的人玩。
2021.1.17
无言以对,不是无话可说,是太多的话一下子全都堵在了瓶颈处。
无语便是:在常识面前那么无知的举动;阅读之后那么无动于衷的做派。
无语还是:他那么了解你,却仍要误判你,明明知道你的一切,却故意黑你。
2021.1.18
植物可以长刺,人不行。
很多植物都是有刺的,都生长的很好,但似乎,人是不可以有刺的,你哪怕长一根试试!你就看看现在就知道了,还不用追溯多少年,几百年还是几千年,什么时候人人有刺,浑身带刺,才是进步了。
2021.1.19
每一个生命都有特别之处。
早上喂猫不小心洒了一地猫粮,我一颗颗的捡,这时“汤圆”过来,它不吃碗里的猫粮,而是一颗一颗的吃散落地上的猫粮,就像在帮我的忙。
2021.1.20
独处,是可以省却许多麻烦的。
每每想干嘛就干嘛的时候,就觉得独处还是很自由自在的,无需顾及什么,也不用商量,不用照应他人的想法,自在,其实挺难得的。
2021.1.21
我哪是有耐心,我只不过是尊重老人。
耐心往往是有选择的,对蒙昧未开的孩子或耄耋老人,耐心自然就会被调动出来,尊老也包含了耐心。现在住的山坡上两个阿姨加上我是三个老人,可毕竟我还是年轻些,耐心也必须有。
2021.1.22
要练就一颗能应付意外的心。
早上起来一开门,就看到后院那盆飞燕草,从架子上掉到地上,土也出来了,苗也被撇到一边,肯定是猫的作为。就想,每天都不知道有什么意外发生,每次都惊心,都大喊大叫也是自伤,所以,要练的能应付随时而来的意外。
2021.1.23
公私不分明,界限不分明,好吗?
外人自由进出院子,不把你种的花草当回事儿,你家的门前完全没有“私域”的界限,这样就会令人很是不舒服,本来很安静的环境突然就被搅扰了,也是很烦心。
2021.1.24
马未都说:每天上一当,当当不一样。
早起听锵锵旧事,马未都说的那句话,让我联想到说粤语的人引用的一句客家话的名言,每次用到这句话讲粤语的人都会说,就像客家人说的,然后就改用客家话说那句话,那句话的大意就是:捉弄你,让你上当,每次都不一样。
2021.1.25
穿衣戴帽,亮瞎人眼。
说了很久的干休所的外墙翻新,终于动工了,甫一动工就让人大失所望,原来的山墙被涂平了,所里入口的围墙被刷白,还画了画,有人说这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太贴切了,拙劣的画和小学生的字体以及口号一样的句子,看了让人沮丧。
2021.1.26
初心和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外墙翻新的事,其实应该说是很早之前就在议事日程上的,也许那时还是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款项,那时所里的首长还有那么多人,现在落在实处了,老人却都走的差不多了,谁设计的样式也搞不清,也无人议论和指正,我觉得这结果肯定与初心不一样。
2021.1.27
等待花开,等待疫情过去。
门口的木棉树被砍掉了,去年就没有了它开花时的壮观,今年也同样不会有了,只是疫情,却赖着不走。去年封闭,也无法出去赏花,今年虽是开放了,但赏花的心情却好像也不复存在了。
2021.1.28
不自觉的要学习和模仿的,大概就是“好”了。
听到一首翻唱的歌,唱出另一种味道,随后会有学唱的冲动,或者又有了学唱歌的想法,这大概就是这首歌唱的好,所谓好,就是这样吧,不一定是完美,只是让你倾心,向往,想要学习,想要往那里靠拢。
2021.1.29
国大了,什么人都有。
听孟广美在节目中说:一点都不奇怪,国中的事儿不就是这样吗?我就想,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国大了什么样的人都有。见的多了就见惯不怪了,就算你怒其不争又如何,人多势众啊。
2021.1.30
狂热和愚昧会让人拍红了巴掌吧。
甚嚣尘上的声音,往往是空洞而无益的,但是,大多数,不是喧闹的,就是沉默的,而本是坚定的少数就成了弱者,不能相信轰然的掌声,拍红的巴掌也许只能证明无知。
2021.1.31
有食欲,也是一种幸福。
好友到家里来说想吃炒饭好几天了,今天吃炒饭吧,这就又做了炒饭,有时觉得做饭难,但遇到有食欲的人,做起饭来也是一件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