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看历史小说,有一段说到康熙皇帝和一个大臣在琢磨勾哪个人为科举状元,正斟酌着,康熙放了一个无声的屁,康熙自己笑了,大臣在旁边问,皇上笑啥,康熙说“下气通”,大臣会错意,以为皇上钦点了状元,就翻考卷,还真给他翻出一个叫夏器通的,这个夏器通就莫名其妙又很幸运的成了状元。
史上有无此事不能确定,倒是这个“下气通”让我记忆犹新和忍俊不禁,一个看似很俗的事被这样一演绎,变得就不那么俗了,对,今天正是想说说这个很“俗”的事,或者说是很“俗”的字,就是这个屁字。
刚才说的看小说里的那个情节,按现在的说法,大概只能算个段子,现在关于屁的段子也有,但再也没有人会用下气通这个看似文雅的词了。
不记得在哪个杂志上看到一个段子,说在火车上,一个姑娘忍不住肚里的气,就用手指甲刮车窗玻璃,随着吱吱的声音,把气给排了,谁知,姑娘手一停,旁边坐着的老太太说:姑娘,声音是盖住了,可味道盖不住啊。
昨天听“北美崔哥天天侃”也说了一个跟这有关的段子,说男女朋友二人在一块儿,女子突然想放屁,特别尴尬,忍了又忍也不行,就对男朋友说我给你唱首歌吧,男朋友说好啊,女子就唱,唱那节奏感特强的,在铿锵有力的地方就放一点,一点一点的就放完了,唱完,女子问,我唱的好听吗,你猜男友怎么说,哈哈哈~~男友说屁声太大,我没听到你唱。
这个段子是不是有点狠,听完我还笑了半天,觉得结局有点出乎意料,写到这我突然觉得,写这个主题会不会不雅,会不会被人诟病呢,其实,这也是一个人身体的自然现象,要说俗也俗,要说不俗也不俗,我们的伟人不也把“不须放屁”写进了诗词里了吗。
有一个事儿,也很有趣,我在林场的时候,有一个队友跟我说她那个班的谁谁谁最听不得人放屁了,只要听到就能笑的满地打滚,我当时还不晓得怎么会满地打滚呢,太夸张了吧。后来这个谁谁谁还真的调到我们班来了,有一次在山上劳动,工间休息时,我们都坐在山坡上,这时班长放了个响屁,大概安静了几秒钟,就看这个谁谁谁哈哈哈的笑起来,然后前仰后合的在山坡是躺下了,真的就差打滚了,他一直笑,笑得停不下来,最后把大家全逗笑了。
放屁,就是排气吧,产妇若是剖宫产,术后不排气是不能进食的,有的剖宫产产妇一直不排气就一直不能进食,再饿也不行。小孩子肚子胀,有经验的老人也会让孩子吃一些能排气的东西,小孩子通通的放几个屁也就好了。
废气嘛,总得排出来,不能憋在肚子里,憋着,对身体是有害的,但是,“放屁”这个词引申出来的意思就不是好的了,你说的话如果被人认为是废话,就会给你一句“放屁”,满是不屑和鄙夷。
话又说回来了,也真有人用嘴放屁的,他倒是排了气,是真正的带毒的废气,造成大面积的精神污染,这种人呢,你也不能不让他放,料他也憋不住,我们只能自己提高防疫意识和抗疫能力,希望百花齐放的同时,是不能不让人放屁的。
今晚天黑后我在后院收拾花草,几只白猫也在院子里玩,玩儿完就找地方趴着歇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