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分享

(2021-01-14 21:57:29)
标签:

学习

分享

方式

生活

分类: 随笔

   今天早餐时和上午在前院暖暖的阳光下修剪花枝并浇水的过程中,把凤起苍岚今天推送的四个音频都听了,听过之后的感觉就是很想把我听到的分享出去,四个音频都有“亮点”,让人有所感悟,这就让我又想到了学习这个词,似乎2020年让我想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学习,使用的频率也很是不低。

   这几年,分享这个词很流行,被用的很多,老太太小孩子都会说,微信朋友圈就是一个分享的园地,所有人在朋友圈发的图文,你有意无意,都有分享的作用,有的朋友每天的转发,就是一种分享。

   以前我也会把我喜欢的转发出去,作为一种分享也是阅读的推荐,因为我还是喜欢在朋友圈发原创所以转发的不多,特别好的是微信后来增加了新的“在看”功能,这就等于即转发又不占据自己朋友圈的空间。

   这个“在看”的功能我过去也专门写过,有的朋友还说因为看了我写的才知道这个功能,这个功能的另一个好就是,朋友刷朋友圈的时候不会有障碍(因为有的人不喜欢点击长文),而在“看一看”那里,你是可以有选择的走过路过就是不理它的。

   其实,“在看”就是一种分享,这个分享不占自己的空间也不强加于人,挺好的。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些自己喜欢的或觉得别人或某人也会喜欢的,会直接转给这个人,如果转的多了,对别人也会造成干扰和压力,还不如就点个在看,你爱看不看。

   我女儿就说过,某人有一段时间总是发养生的帖子给她,让她不胜其烦,后来不得不明示再别这样,才算终止了这种烦扰。这就是说,你认为好的帖子并不一定别人喜欢或非得接受,予人自/由让人自在才是一种好的相处方式。

   我遇到特别想分享的帖子我也只会点个在看,有朋友说没有时间刷手机,有好帖子就直接转给她,即使这样我还是慎之又慎的,如果,转了之后,朋友反馈说这个帖子太好了,或者一连声地说谢谢,那么,我才觉得这样的分享是对的,是好的。

   有一些分享的功能已经考虑到了各种的因素,这是做设计的人为使用者考虑在先的,我们应该学会使用,而不是总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这一点,也是需要学习的。

   好了,来说说我今天听的这四个听了之后想分享的音频吧,第一个是锵锵旧事的《网路漫漫》,开头热场聊天里的一句话吸引了我:“粗服乱发掩国色”,这句话我以前没听过,真是太有意思了,也太喜欢了,我想把这句话送给我的要好的同学,最近我们说到过类似的事情。

   第二个也是锵锵旧事的《成功的演讲》,里面说的是莱温斯基的演讲(可惜那个视频打不开),文涛对这个演讲是大加赞赏的,我感兴趣的是文涛说的这个演讲中的一句话和后来他们的讨论: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我们面临一个羞辱文化,她说什么是羞辱,羞辱就是点击,所有的视频网站,最能获得点击率的就是羞辱,能让大家看他的笑话,这个就带来点击率,可怕的不是羞辱你,是那些对羞辱别人的人还给一个赞,赞美、赞许对别人的羞辱,最可怕的是你看别人羞辱他人,还赞许,这种赞许可能勾出作恶的人的更多的恶来(大意)。

   第三个是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里说的《玫瑰的名字》,先说了这部书的作者,真的是一个读过很多书很多书的人,并且在这部小说里包含了太多的知识点。第四个是一席的演讲,题目是《为同志服务》,演讲人说的是同性恋群体以及他的为同志服务的网站做的事情,也讲了这个群体的一些现状。

   时代在发展,社会也在进步,我们要多听多看多学习才能开阔视野,才能做一个包容的人,才能生活的自如和有质量,这是我想分享给朋友的。

   我知道,分享不是强化,也不是强行推荐,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我更希望我以自说自话的形式来分享,你若觉得受益,那就最好。我公众号里的“彩蛋”是我以我的方式进行的一种分享,当然,听与不听,你都尽可随意。


今天的警长不知在哪里滚了一身的土~~

如何分享

如何分享

如何分享

如何分享

如何分享

如何分享

如何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冬寒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