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造吗

(2021-01-07 23:25:49)
标签:

你造吗

词语

生活

分类: 随笔

   你造吗,哈哈,看到这个词很自然的就知道它是怎么演化来的,这就像那个“酱”和“酱紫”是一样的,“酱紫”出现的时候,有人还觉得挺新颖的,其实我们小时候就是这样说的,“这样”就是说成“酱”,这样子就会说成“酱紫”,有点连读的意思。

   所以,一看到“你造吗”,我就知道这也是连读的结果,也就是“你知道吗”,说的快了就是“你造么”。为了确定是这个意思,我查了一下,百度上说“造等于知道,东北人把‘知’念成‘姿’,念道的时候也懒得动舌头就念成 ‘奥’,合起来就成了 ‘造’。”没想到这个“造”还是出自“东北话”。

   其实,在东北话里,造这个字的使用频率还真是很高的,或者说带着这个“造”字的句子是很多的,但不是现在说的“知道”的意思。这个造字,我平时也听我父母偶尔说到,完全能够理解它的意思。而1984年我跟父母回了一趟老家,这个字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境之下频频出现,让我觉得,造这个字真有点出神入化了。

   比如,一个孩子特调皮,玩起来如孙悟空大闹天宫,就会被说成这孩子真能造,形容一个人能吃,饭量大,也是说这人能造,能喝酒的,也是能造,要是一个人南来北往东奔西跑的忙碌,仍被说成是能造,你被一件事折腾的焦头烂额,可能他在边儿上看着还是那句,能造,假如你特别能吃苦耐劳,那就是:真抗造,大家琢磨着上谁家去吃一顿儿,就有挑头的说,上谁谁谁家去造一顿儿,你旅游归来,大包小包的拎着,他那厢冷眼旁观:怎么造这么多,偶尔在别人家留饭,主人会大大方方的让你:随便造,或者是:可劲造,一家人喝酒,就不说干杯了,直接就说:造,杯子一碰,又造一杯。

   那一次回东北 从下飞机开始,就造了一路,直到离开那块土地。这一个造字,真是万用万灵啊,你若不想用这个字,还得琢磨出其他的词来代替它,若是使用惯了,会极顺口,哪还费劲去找其他的词啊。

   东北人的粗犷和豪爽也充分表现在这一个造字上了,恐怕,也只有东北人才能把这一个“造”字用的这么活灵活现、淋漓尽致、和,出神入化吧。

   前年,表姐和她一个同学到这边来旅游,陪着她们玩了几天,感觉这个“造”字没怎么出现,也许,在口语上已经减少了这个字的使用,或许这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语言上发生的变化吧。不过,曾经在东北话里有个频率极高又出神入化的“造”字,你造吗?


最近的一组花卉~~

你造吗

你造吗

你造吗

你造吗

你造吗

你造吗

你造吗

你造吗

你造吗

你造吗

你造吗

你造吗

你造吗

你造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不在现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