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好几天就开始有微凉的风了,一开始是早晚,我偶尔起得早能感觉到,晚上我睡得晚,到院子里关门看看猫的时候就很有感觉,那风是有点凉的,下午稍晚到后园子去看看花拔拔草也不是那样一两分钟后就大汗淋漓了,王阿姨吃过晚饭,出来散步路过我家门口,跟她说上两句话,也能感到凉凉的风吹。
这两天,有那么一点雨,天上总是多云,大白天的也能觉得吹来的风是凉的,在九月份就能感觉到秋凉以前是极少有的,谁都知道,广东的夏季是很长的,一直可以延续到十一二月,立秋之后就能感觉到秋凉?那只是一个神话罢了。
今年的广东又好像没有台风吹袭,往年大热的时候,人们也恨不得来一场风,闷热的受不了的时候也希望来一场暴雨,今年都没有。之前我说没有台风的时候,东北的朋友还说,台风都到东北去了,今天看一个在新疆旅游的朋友发到朋友圈的照片,新疆已经下雪了。
今年真的有点不同,中秋节还没到呢,这凉爽的小风就吹啊吹的,给人以舒适感,说这2020真的很特别,很不同于以往,是不是的,你看这天气。
其实不容易
这个不容易,说的是读书,拿着书照着字念呗,有啥难的,回想女儿小的时候,从她几个月开始,我就拿着书给她讲故事,等她大一点就按照书上的字念,每天晚上临睡前都念书,这一念就念到她小学三年级,她会自己看,我才不念了。
最近在公众号里录音频,原来想也不必要像朗诵那样,照着读就好了,可是,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这喉咙就不给力,说话好好的,可一对着文字要录音了,这嗓子就像有个小疙瘩堵着,老想清嗓子,那又是肯定不行的,只能忍着再忍着。
还有本来认识的字,读着读着像是陌生了,读过去了脑子里还在想,这样一分神就读不好,本来也不要求自己字正腔圆,但是顺顺的就给读走音了时候还挺多,真不晓得是怎么回事,有时候也真是神奇,明明眼睛看着字,嘴里读着,脑子却开了小差。
尤其是在读作家的长篇小说的时候,更有些生硬了,明明之前通读过了,在录之前又把要录的章节又看了一遍,还是会出误差,有时候看着的字和自己说出来的不一样,难道这嘴是自己会跑偏吗,看来是,读着读着就顺嘴说了习惯性说出的那句话,但人家作家不是按照你的习惯那样写的啊。
现在录音频受众不同了,不像给小时候的女儿读书,当然希望能正式一点,读的好一点,但也还是不能如愿,这才知道,这事儿并不容易,要不人家读广播专业的一学也是好几年呢。
我经常听的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等节目,梁文道就像是跟你说话,周围环境也有杂音,经常听到汽车喇叭声,后来有一次听梁文道说他就喜欢随意的环境,让进办公室录还不乐意,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如果我能把读书也读的像是随意的说故事,我觉得就挺好,可是,我现在是两头都不靠,真真是一个菜鸟级的“朗读者”。
我这么费劲巴拉的读,却是不尽如人意,听者就凑合着听吧,不喜欢的不点开不听就行。
再说点别的,这段时间主要是想每天的读书节目都能接的上,就更有了时间不够用的感觉,有时候心里有想说的话题,似乎也不够时间来组织,所以这两天就写了朋友圈的事,算是省了点心力。不过说到底我也是自说自话罢了。
今天在房子周围走走,看到一些野生的花果,拍了一组,野花和住在此地的我们种的花,各自在自己的位置上,互不干涉,又各自灿烂着,这一种和谐也真是美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