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触网络也不算晚,但是没有太多的浏览,特别是微博那一块,这几年基本没怎么去看,这半年多因为今年的这个特殊情况,关注网络上的各种消息就比较多,也不断的浏览着一些公众号的文章,有的自己喜欢的就关注了,有的是从他人转发或“看一看”那儿看到的。
这就看到了一些针锋相对的文章,还有鸡血满身冲锋陷阵的,看着看着,我突然就觉得这网络的风云迭起,甚或硝烟弥漫,倒像是江湖之上的各种演绎。
说江湖之上,也并不完全是夸张,在微博那看到消停了一阵的倒F浪潮又一波接一波的过来,真有如江湖“好汉”,赤膊上阵,耍出了各种兵器,叮铃啷当,十八般武艺也都打将出来。
江湖之上,大概就是各逞其能吧,会使刀的使刀,会打枪的打枪,能挥舞大棒的就挥舞大棒,不会兵器的就骂两嗓子也是好的,反正现成的词儿那么多,合乎实际否就不管了,歪曲还是诬陷也无所谓,江湖嘛,闹一出是一出,歇一歇再来。
今天看到一篇公号文,
“‘再见了,黄磊’!你的微博,刺痛了2.8亿农民工的伤疤”,一个很博眼球的题目,我打开来看了,文章是关注农民工家庭的,写了留守儿童的读书难生活难,这样的文章,是可以激发人们的关注和关心的。如果因此文而起到对这2.8亿人群的帮助作用就更好了。
只是我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题目,是怕别人不看这样的文章吗,文章也确实是以引用黄磊的微博来开头的,黄磊的微博是这样的:“弄得像自己开学一样,一夜都睡不踏实,早早的闹钟没响人就醒了,也许是因为孩子们太久没有去上学,当父母的心里有点慌,我们也习惯了一整天都待一起的日子,虽然欣喜着她们能开学,可又不舍得也不放心她们短暂的离开。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开学第一天,总是睡的香醒不来……早安,九月。”
这篇微博是很有内容的,一是疫情期间学校停课,孩子好久没上学了,二是和孩子整天在一起也很习惯了,这里肯定有欢快的亲子活动,三是虽然希望孩子去学校又有些担心,四是为人父母的心情,怕送孩子上学迟到调的闹钟没响就醒了,而自己小时候是睡的香醒不过来的。一段文字记录生活的一个状态和心情而已。
作者只在标题里说这段话刺痛了2.8亿农民工的伤疤,到底怎么刺痛的没说,我看了这篇文以及黄磊的微博之后,也是五味杂陈,确实,农民工和留守儿童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但这跟黄磊有关系吗。
别说2.8亿农民工是否看到了这个微博,就算看到了,人家也不至于迁怒黄磊吧,如果说黄磊刺痛了农民工,如果用这样的尺度来衡量,那我一点都不怀疑有更多的微博信息不仅仅是刺痛可能直接就是逼人跳楼了。
社会不平衡是现状,需要有关部门更多更好的决策,也需要大众的关注和支持,但没有必要把矛头对准谁,好像谁谁就是责任的承担者似的。文章后面还说“那些城市里的孩子,一出生就有城市户口,可以……”如何如何,我想说,出生在城市,有城市户口,不是原罪好吗。
我不否认这篇文章中说到的事,值得关注值得帮助,但我真的觉得开头和文章后面的这个说法不那么合适,完全没有必要用这种方式来书写,整个社会都是由各行各业组成的,贫富悬殊也明显可见,但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这样的。
这是个比较大的话题,越说就越觉得说不透,就说这些吧,或许江湖之上就是这样,各自亮相各自退场,周而复始。
图片是通过监控摄像头拍摄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