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的“泡”朋友圈本来是因为看白熊姐说她觉得“有朋友圈真好”而借题发挥的,白熊姐看了我写的《泡朋友圈》之后给转发到她的朋友圈并写了一段“在朋友圈里发微信就是好”,让我觉得很有意思,这也就是在朋友圈才能做到的吧,发布消息和得到反馈都在很短的时间内,别的都没有那么直观和快捷。
在朋友圈里发微信就是好!
1、以前不知道的节假日,朋友圈会爆棚你,你不知道都不行!
2、人们虽远隔千山万水,有朋友圈的相连,仿佛近在咫尺,感觉心贴心。
3、文字的表达,赘去了语言的羞赧。
4、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朋友们会瞬间把答案呈现在你面前。你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分享给朋友们,这个过程是一种最好的学习记忆方式。
5、可以纵观四面八方的科学、军事、文学、体育、音乐.....,让人们在里面有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知识和力量。
6、在最短、最快的时间、用文字表达生活的点点滴滴,和人们的喜怒哀乐。用文字抒发出来,心里才轻松、愉快、舒畅、爽
7、与世界各地朋友互通信息,让我们学会全面看问题,真实辨别真善美,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美丽的地球、一个美丽的世界。
8、让我尽情享受众多朋友的原创及转发的精神食粮给予我分享,让我开阔视野、长见识、能多方位去看问题。
9、朋友圈里发的微信能永久保存,时时翻看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
朋友圈微信的力量,让我每天沉浸在知识浩瀚的海洋之中。我们荣幸赶上了一个科技大爆炸的时代,我在曼谷能静心住七个月,也得益与朋友们在微信中给予的关心、关爱、关注,我也把时间、精力投注在维护自己的朋友圈,觉得时间过得快,生活得充实,总觉一天24小时不够用。
微信、发朋友圈,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我喜欢、我投入、我享受。
看好朋友格格,在朋友圈转发她的博文《“泡”朋友圈》有感而发。
白熊姐说的更全面一些,也是个人“泡”朋友圈的看法和感觉,说起来我还是更为喜欢“互动”的功能,就像说朋友圈这事,我因白熊姐说的写了,白熊姐姐看了我写的再说,我也觉得我把她说的记录下来,是我之前那篇的一个补充。
说的都有点饶舌了,还说互动吧,我写了《女儿又搬家了》,就有朋友留言说几年之内搬家11次;有好友说“从结婚开始算,我搬了十次家,姑娘上了十个学校能折腾吧?”同事筱语说:“小时候不论在部队还是在地方上,无论在南粤或是去西南,随父母走南闯北,搬家常事,也都习惯,很能理解搬家的取舍折腾”,博友小松鼠说:我结婚时住在父母家,然后租房、福利房、集资房、商品房、经历两次动迁租房、商品房,从开始用自行车搬,然后132车搬,一直到用搬家公司的三台车一起搬,搬过六次家,东西越来越多,现在是不想再折腾了,折腾不动了,搬家不易啊!还有一个好朋友也说,从租房到买微利房再买商品房,也是一次次的搬家,最后一次搬家以为两车能搬完,谁知道竟搬了四车。
看到这些就觉得自己写点记录性的文字就像抛砖引玉,若不是朋友圈,可能都不能知道这些,见面聊天的时候也不一定说到搬家的事儿。
在朋友圈有时候也是“找”认同感,有时候,被认同的同时还能得到赞许,也会私心里偷着乐一回的。上回写的《也曾是少年》,忙的没时间看朋友圈的同学在评论区写了这段话:“我还是曾经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让我很是感动。
能获得表扬是很开心的,也许自己比较笨吧,很少获得表扬,在朋友圈里倒是可以不时的得到满足。那天,孙阿姨说家里门前的大理石地板上滴上了新砍的芭蕉的汁液,试了几种方法都弄不掉,问我有没有办法,我说用去污粉试试吧,后来我干脆过去帮孙阿姨,还真是给蹭掉了,孙阿姨说:你真能干,我说孙阿姨我不是能干,我是会干,孙阿姨笑着说也会干也能干,我说没人表扬,我就自我表扬一下,呵呵。
哦,跑题了,就说到这吧。
今天院子边上的葱兰也开花了,在前院浇水的时候,又看到开了两朵合欢,还有已经谢了的花,合欢开花太不显眼,天又热,我都没发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