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会唱“学习雷锋好榜样”,长大后又听说了一句话,叫“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这首歌的熟悉超过了其他,也从来没有怀疑过歌词所能起到的作用,我们从小就受教育,然后一届一届的学生都这样延续下来。
也许,我们就是需要有榜样?要不怎么有试验区,有特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还有好人好事的宣传。在推进社会文明以及经济发展方面,方法之一就是树立榜样,或者让某人或某企业起到表率的作用。
但是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时候,我又会“起了疑心”,是不是真的“无穷”,世界这么大千,众生那么芸芸,有的人就是喜欢另辟蹊径,有的人就是喜欢特立独行呢,有的人就是喜欢标新立异,有的人就是具有叛逆心理呢,怎么弄。
昨天在一枚园地公众号看到蒋佩蓉的文章《“安全第一”的危险》,作者在文中说自己的儿子感染了新冠,说到她所居住的城市的游·行以及连带的破坏活动之后,志愿者们上街协助警察尽可能的维护治安和清扫街道,文章中有很多“小”事件,非常感人,让我觉得我们总说要让世界充满爱,这个爱,是要有人去传播的,传播爱的人多了,就像大海的波浪,一波一波的扩散开,面积就会越来越大。
一枚在编辑这篇文章之后,说她认识佩蓉姐很多年了,“佩蓉姐是我的role
model”,她又说中文好像是偶像的意思,不过我感觉英文的意思还有所不同,就是“我想成为的人吧”,有朋友说,偶像是idol,这个是“榜样”。
看到这些,我就想偶像和榜样似乎都是一个被立在那的标杆,突出又显眼,但是二者却有很大的不同,偶像是被个人喜欢和认可并追捧的,崇拜偶像不一定去模仿偶像的样,不一定去和偶像做一样的事情。
榜样,一般都是别人推荐给你的,有时候,是一个全民都要学习的样板,你接受还是不接受呢,如果碰到价值观不同的,不但不接受可能还会抗拒和反对。
所以,我觉得前面一枚说的那个意思挺好的,就是“我想成为的人”,这是我心里本来就有的愿望和雏形,但不一定很明确,现在看到一个相同观念的人成熟的站在你的面前,你自然会因为认同而学习,也会让愿望更加明晰,而更努力的向这个方向前进。
写到这,不得不说,我的脑子里也直打架,我写东西的时候,经常都会手里在写着,脑子里会出现一些反对的声音,大概也就是不同意见的人看了会说的话吧,这个时候,我就很纠结,也许这种现象也反映了我自己的不确定,和对这个问题看法的不成熟,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是不是没有必要呢。
我又想,那就算是提出问题吧,榜样,到底有没有力量,一个社会到底需要不需要榜样。我一直是个散漫的人,不喜约束,所以我会觉得能够自由选择是最好的,不妨碍社会不危害他人,你也别强加一个榜样给我,我就自在的过日子,就挺好。
社会的多元化,应该也包括允许多种的自我选择吧,现在是法治社会,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过自由的日子,就很理想。如果所有的人都用一个榜样来约束,那这个社会是没有活力的,当然,我们还是需要有自己的愿望,比如,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写这篇文的起因是看了一枚说的那句话,没想到越写越纠结,越写越说不清的感觉,脑子里打架打得很厉害了。休息一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