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难得的凉快,早饭之后,到花地边上收拾前两天砍回来的竹子,中间还插花儿着填个表,回个讯息,偶尔抬头,看到警长在花丛中立的正正的两眼炯炯有神的看着我,我说警长你在这陪着我呢,警长不响。
我继续我的工作,全部弄完,拍了照片,发了朋友圈,主要还是想夸赞一下新买的那把手锯,实在是太好用了,再一抬头,警长还在那,我赶紧把手机向着警长转过去,警长觉得我是没事了,长长的伸个懒腰,就地团成一团睡觉了。
我说警长你咋这样,想给你拍个精神抖擞的样子,你却趴下了,你刚才是怕我有啥危险吗,就那么瞅着我,看我干完活了,你也放心了是吧,警长依然不响,就那么团在那儿。
两年前准备搬回惠州来的时候,还不是那么情愿,主要是不想离开我呆了四十年的深圳,知道我要到惠州居住,有的朋友担心我会孤独会寂寞。我跟朋友说,这个倒不会,我是喜欢过一个人的日子的,这一点在哪都一样。至于,寂寞,也从来不曾有过。
在惠州老房子这,有园子有院子有猫,想寂寞都找不到了,也不存在没人说话的情况,即使邻居不来往,还有猫呢,除了自言自语,还可以跟猫说话呢。
说到跟猫说话,我还不如我女儿。以前我经常回父母家中来,我回来了就是我喂猫,我也喜欢和猫玩,但是正正式式的和猫说话却不多,一般就是喂猫的时候叫“猫猫”或“咪咪咪”,逗猫玩的时候,也最多是“这里”“这里”“来来来”的说几句简单的。
但是我女儿就不一样,喂猫的时候一个劲的跟猫说,就差没有把猫粮的成分都告诉猫了,要不就各种零食的喂,只要跟猫在一起就不停的说,大猫生产之后,女儿就劝大猫把孩子带回来,我说你跟它说它能懂吗,女儿说说多了它就知道了啊,要不哪只猫不回来了,女儿就跟常回来的猫说你把谁谁谁带回来啊。
女儿还给猫起名字,然后挨个儿的叫,过去我也给猫起名字,但那是为了说的时候能分清是哪只猫而已,对着猫的时候,就还是喵喵喵的唤它们。现在我也跟女儿学,每一只猫都分别的叫它们的名字,叫的多了,它们果然是知道的样子,尤其是警长和花脸那就不用说了。
警长和花脸出院之后,头两天躲到外面去,回来之后,就基本不离开家了,有时候,它们在花地里玩,或者在附近的草丛里,树底下,只要我一叫“警长”“花脸”,它们就会出现,每天夜里我要休息之前到院子里起看,若它们不在,我就叫两声,它们就会跑到院子里来,然后我们就各自安歇了。
警长和花脸成了家猫,跟它们说话就愈发的多了,每次喂粮的时候,都要摸一摸警长,还一个劲的夸警长真乖,这毛真柔顺,看到花脸就说花脸你的眼睛呢,看不见啊,花脸还比较胆小,总得劝它,别怕啊,就在家里好了,夜里回来,拿点肉干给它俩吃,还说你俩现在开始吃宵夜了哈。
前些天,有两只猫受伤,让人很担心,昨夜又听到撕咬的叫声,赶紧出去,没看见有猫,今天早上看到警长的脖子咽喉部位露出皮肤了,毛都没有了,但是没有伤,我边摸警长边说,你可不能跟人打架啊,打伤了可就麻烦了,我又说你就是对谁都好都好奇,老往人家身边凑,你要小心点,别让人家把你咬了。
哈哈,现在我也很经常的跟猫说很多的话了,虽然跟我女儿比还差的很远,虽然我经常觉得我说啥它们也不懂,但还是忍不住要说,一方面觉得女儿说的是,你说的多了它们就懂了,另一方面,与它们相处总不能一句话不说吧,那样猫猫会以为我是哑巴吧。
其实,这也是自然而然的,天天跟它们在一起,怎么能不交流呢,再说,人的交流本就是以语言为主,那么,跟狗狗啊猫猫啊在一起,哪能不说话呢,再再说,你跟它一起生活,你不跟它说话,你是歧视它呢还是藐视它呢。虽然我有时候也觉得养猫的人上杆子的和猫亲跟猫说话,是自作多情的成分多一些,但能有一个能说话的对象,也是一种疏解吧,你说我一个人?你说我寂寞?不会,我尚可与猫语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