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接触电脑的时候,是单位内部业务上的使用,那时还没有联网,使用的一些跟电脑相关的词,是之前不怎么用的,比如“批处理”,比如“程序”,还有复制、粘贴,删除什么的,也有熟悉的词,比如“菜单”,但总觉得用在电脑上似乎有点可笑。
后来有了互联网,与网络相关的词陆续出现,比如“电邮”,比如“聊天室”,还有QQ群、BBS、私聊、网民、网站等等。待自媒体蓬蓬勃勃的发展起来,各种网络流行词也就层出不穷了,像“翻墙、越狱”这样现成的词,在网络上就有了不一样的意思。
有一些常用词,在网络上使用也不出奇,有些不常用的词,因为种种原因到了网上就流行并走红起来,几乎成了专有名词还似乎无可替代,就挺有意思的,比如:五毛、人肉、热搜、网红、全民直播、抖音、天团、云、点赞、拉黑等等。
在博客里,除了发表评论,还有一个功能是“喜欢”,就是说你觉得这篇文章挺好又没空或者不想写评论,你可以点一下“喜欢”,你点击了这个“喜欢”,博主可以看得到,其他的好友也可以看得到,就等于是把这篇文章给推荐出去了,因为你的喜欢而推荐给好友们欣赏。
刚开始看到博客“提醒”里有谁谁谁喜欢了你的哪篇文章,还觉得有点“怪怪”的,后来也就慢慢适应了,看到自己喜欢的博文也会点一个“喜欢”。
喜欢这个词,虽然在生活中我们说的不多,但是“喜欢”谁或喜欢什么要是说出来还是比较郑重的,而评价一篇文章,只点一下“喜欢”似乎简单了一点。
不过,这也许就是网络时代的特点,要简捷要快速,再说,博客也就是网络日记而已。微信上的“在看”是后来新增的功能,与博客里的“喜欢”是一样的意思,只是用了“在看”,然后反映出的是“看一看”,就是说你在看的推文你喜欢了,别人就可以也看一看。
但我这里想说的是“点亮”,过去说点个赞,点个喜欢,现在说的是“点亮在看”,那个“在看”的按钮,你一点击,它会由暗色变为亮色,说点亮也是很形象的。
这一个亮字,也因为网络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了,“点亮”就很有动感,甚至还包含了一种祈愿。不光是点亮,还有“亮点”,这个词也出现的很频繁,比如什么什么计划的几大“亮点”,什么颁奖典礼的“亮点”,又或者什么设计有哪些“亮点”。再就是:“亮了”,比如“他的回答亮了”,或者:什么什么调查,“结果亮了”,
还有谁谁谁提出的倡议“亮了”。
“亮点”和“亮了”,看上去是短平快的说法,你细咂摸一下,还是有点嚼头的,把它幻化成画面,就很有意思了,这样使用“亮”字,是不是跟我们以往的习惯不一样,当然是,毕竟过去没有互联网,过去的亮点也没有那么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