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录与删除

(2020-03-08 23:10:18)
标签:

文字

记录

保存

删除

分类: 随笔

   自从疫情管控以来,作家 开始写日记,一直关注她微博的人自然就能看到,看到了,一定也是引起了共鸣或者觉得这个记录的真实,才会转发出去,因为转发就有了更多的人看到,这就有点一传十十传百的意思了,然而有的日记会在几小时之后被删除,因为那些文字会不翼而飞,所以更多的人愿意在第一时间在被删之前来阅读,这就有了不习惯晚睡的人熬夜等待公众号的更新。

    的日记转到了公众号里发表,每天都是十万+的阅读量,评论区也是满满当当,说实话,评论区的留言也有很多是很精彩的,我每天的阅读,都会连评论区的留言都一一看完。

   关于删帖,让很多人不能理解,却也无可奈何,大家可能也都觉得奇怪,为什么那些肆意谩骂甚至是人身攻击的帖子总是站的稳稳的,而说实话,对生活做一些实录以及对一些现象提出中肯的意见或批评的文字就会很快的消失了。 的日记,就不在这里转帖了,贴几段评论看看,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秋风秋语

社会的进步至少从我们每个人不配 合做 假开始,你配合做 假,他们便肆无忌惮,他们便得寸进尺。所以,社会的进步,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

 

鲁燕

小心翼翼的写点文字,也怕被删掉,小心翼翼地流泪,也怕被问为何伤心为谁流泪。为什么十几亿人都得听一种刻板的统一声音。全国人民共同抗疫情一条心、一股劲是对的。难道每个人文化素质不同、遭遇苦恼不同,对事件发生的认识不同,城内城外的人感受不同,发出的唉叹声不同,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这是人们生存表现的常识呀!

 

安然以待

“啄木鸟不断的敲打树木,不是为了把它敲断,而是为了让它长的更直”----胡舒立。方 方老师就是这样的啄木鸟,多保重。

 

今天看一篇攻击方方老师的文章,很气愤,所以特此将我的留言,转贴到这里以表示对方 方的支持:“由于作者的这篇文章,我把方 方的日记(除了被查封的)其余多篇又重新认真的读了一遍(之前就读过的),说实在的我真没看出来你所指的抱怨、炫耀特权什么的。而且你此文的前面讲的故事,弄那么一大段的铺垫,是想说明你不是那种不劳而获的人,是为了比对你和方 方?可我怎么也看不出来人家方 方怎么就不劳而获呢?你这是什么逻辑?方    方日记中的视觉与观点,你可以不同意,但直接开骂并进行人生攻击,这个就显得不够体面了吧?再者,在当前疫情防控的大场面中,武汉乃至中国的一举一动举世瞩目,疫情、前线、英雄、歌颂、感动等等事件的文字视频铺天盖地的,难道还缺一篇方 方的赞 美吗?那么她此时把视角放在各种媒体都不曾注意到的更具体的人群或更具象的事物中怎么就居心叵测,没有良心了?难道你认为,现在的武汉是该大 歌的时候吗?你懂得那句“爱之深,情之切”的含义吗?”

 

   文字的功能之一就是记录,也许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过,每个处在自己的位置的人,记录身边发生的事,记录稍纵即逝的事,记录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瞬间,只要是客观的是真实的有什么不好呢,对于眼见的事情进行一些思考和诘问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今早一个朋友在微信上给我发过来简单的一句话:37号的方  记写的感  恩,谢 罪写的很深刻。我回了一句:我是昨天半夜看的,我觉得这篇应该会被删掉。朋友又说:都不知道这些人想什么,好像删了就没人想事儿似的。   

   我觉得朋友的这句话也很深刻,并不是你删帖,别人就不想事儿了,就不思考了。每个人都会思考,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应该自由的思考,都应该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让自己的脑子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最近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

   每天关注疫情控制的情况,每天看很多的媒体消息,也看一些个人的记录,也想说点什么,还是就到这吧,也有点怕会发不出去。


春花一组~~

记录与删除

记录与删除

记录与删除

记录与删除

记录与删除

记录与删除

记录与删除

记录与删除

记录与删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平潭这个地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