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冰箱经常都是满满的,干货啊水果啊饮品啊肉菜啊,东西总是要储备一点,有时候朋友来玩也会带些食品来充实我的冰箱,
蔬菜类的一般三五天的就消耗掉了,肉类的也不会冻太久,但一些干货就会放的时间长一些,有时候也想不起来吃。
有时候翻冰箱就会想有的东西好像好久了,是不是该清掉了,特别是我搬回惠州住,女儿回深圳上班之后,我经常想“去库存”,把冰箱也减减负,一个人生活,用不着太多的存货,弄不好就“过期”了,或者就坏掉了。
想法是想法,行动起来就总是拖延。冰箱一直都还是很丰富很丰满,尤其是女儿一回来又会塞不少东西进去,这回年前是计划出去玩的,所以蔬菜没有存,从外地一回来就不得不补充了,跟着防控的步骤,又狠狠的补了一次货,这才安心宅家了。
那天,突然想起老话说的,“家有余粮,过年不慌”,我一琢磨这话,还真是有点意思,只要家有余粮就什么时候都不慌的,为什么说过年不慌呢,是不是当初的说法是,家里有存粮,过了年到青黄不接的时候都不会断顿,这个“过年”,不一定是指过春节这个过年吧。
但是,今年这个年,倒像是印证了这句话,正赶上过年,发生了传染性疾病,大家都自我隔离在家,尽量足不出户,免得被感染,如果这时候冰箱空空的,家里什么存货都没有,那不慌才怪呢。虽然也可以出去采购,可出去一次就多一次风险不是吗。
这个时候我又想起以前父母在的时候,他们就两个人生活,家里却有两个大冰箱,还总是装的满满的,我们姐弟三人回家都会带各种食品回来,有时候冰箱都放不下,但爸妈从来就不嫌多,看着满满的冰箱,他们也是心满意足很高兴的样子。
现在回想起来,这都是因为他们是从贫穷的年代过来的,他们的小时候是经常吃不饱的,中年之后也仍然处在物质贫乏的年代,在生活越来越好之后,物质也极大的丰富之后,他们依然保留了那种“家有余粮,过年不慌”的观念,冰箱里总是满满当当的心里才踏实。
记得以前上班的时候,忙起来也懒得天天去买菜,都是买一次吃几天,冰箱里就总是满满的,有时候突然赶上刮风下雨出不了门,还会庆幸冰箱里有菜。在得到台风来袭的预报后也会及时的储存食物,那时候想的是有备无患。
我的脑海里经常呈现的那种打开冰箱,里面只有清清爽爽的简单的几样东西的画面,看起来还是不太实际,说不上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就几天不能出门,冰箱里啥都没有,日子就无以为继了,以后,别的不存,肉菜食品啥的还是得备着些,毕竟家有存粮,过年不慌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