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是谈谈爱情,用了问句,这一篇想说说文化,也用了问句,前一篇用问句是带点不肯定的意思,毕竟不是完整的谈爱情,这篇用问句是因为“文化”这两个字可以延展开很深很广的范围,我怕我说完了还是没有把文化这事说好,就用个问句来说说,也算探讨吧。
我这里说的文化就是最基础的那个文化,就是简单的识文断字的那个文化,就是小学文化,中学文化,大学文化,这个人有点文化的那个意思。
最早我们说的有文化就是能识字,能看个书写个信或者是能记个简单的账目,一般这样的人,会被说成是有文化或者被认为是个文化人,在这样认定文化人的年代是因为那个时候在我国还有很多文盲,大字不识一个,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到了现在,全国范围内可能不识字的人已经极少了,都能认字,能看书,能在手机上读新闻,但仅仅是能认字这样的文化,可能对一些科学知识就理解不了,比如一段解说词,看了之后可能字都认识,但并不知道说的是啥。
这就是说你也许不是文盲,但你可能是科盲,有一些事情说起来比较绕,让人不太容易理解,但是图片可以辅助文字,你图文参照着看,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比如最近因为新冠肺炎的隔离问题,官方和专家一再的强调要大家在家里不出门,避免更多的人传人,用大段的文字写出来就不如用图片说明来的明确,文化程度不一样的人也都可以理解。









在网上又看到有说为了阻断病毒的传播为了宣传“不出门”,有些地区采用了标语的宣传形式,标语上的话有的也真是够狠的,有的乍一看你都会忍不住笑,但细想想,也许这就是最快最直接最好的方法,话说的狠了才会让看的人警觉,也免得你苦口婆心的说一大堆,人家可能还理解不了。能用标语来达到宣传的目的,基础还是现在的人都有点文化,起码能认识字,基于仅仅是认识一些字这样的文化水平,那你的宣传方式不就是越直截了当越好吗。








文化,还有很多个层次,比如有原始文化,东方文化,商业文化,甚至酒文化,饮食文化等等。之前网上盛传的一个对文化的最靠谱的解释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也有人说有知识不代表有文化,这句话里的“文化”应该就是前面那四句话所解释的文化。
前两天看到一篇文说一位持有香港身份证的某公司的内地高管,在春节期间在香港接待来自武汉的父母,在香港换住了三家酒店,在香港游历七天,在这期间他们没有接受检查和监督,而高管的父母是被感染者,到香港时已有低烧,后来这位高管也被确认为新冠肺炎感染者。
今天我还看到一个小视频,一个没有带口罩的年轻女子在一家大商场的门口被工作人员拦住,现场所有的工作人员和安保人员都是戴着口罩的,这位女子不听劝阻,奋力的踢和推工作人员并不断的骂粗口,实在看不出来一个穿着体面的女子竟然如此彪悍。
那位高管的学历必然也是很高的,那位没戴口罩的女子想必也不是没有文化的,但是她们会有那样的表现,却实在是令人生疑,她们到底是有文化还是没有文化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