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戴口罩之外,人与人之间最好相隔一米的距离。在微信上看到一篇文,说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了没有发热症状的病人传染问题:也是有一定的传播力。文中还提到,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发布了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一米线,安全线”为主题的联合倡议。
这个倡议简单明了,也容易记住,发布之后,被网友演绎为“因为爱你,一定要戴口罩,保持一米距离”,“预防不复杂,只需一米线”,“因为爱你,离你一米”。从科学的角度说,从防病的角度讲,有个一米的距离就相对安全了,网友的演绎就更是通俗易懂。
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也不知道是不是非典之后,香港电视台的一个公益广告的内容就是:保持距离好点。说的就是人与人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我们到公共场合也能看到那条显眼的黄线,比如购票,比如安检,凡是排队的地方,在接近办事的那个卡口那就有一条隔离的黄线,也就是一米线。
这也是改革开放之后,逐渐逐步出现的,过去排队都没有这条线,在那个办事的窗口常常就会是一堆人,人挤人人挨着人的现象比比皆是,你再不习惯再不喜欢都没有办法。
其实,没有距离很容易产生摩擦,你碰他碰的重了,他不小心推挤了你,有时候就会因不高兴而争吵起来甚至打起来。人靠人太近也会有危险,那些扒手就最容易在这样的情况下动手。
就算不是排队办事,走在街上,人和人也是不好靠的太近的,如果行走在僻静的路段或是走夜路,与他人的距离太近也是会产生危险的,一米距离,最好更宽一点的距离,起码可以有效防范对方的出击。
说的矫情一点,人与人太接近了,还会被气味等因素所困扰,在能保持距离的地方尽量保持距离,其实是十分有必要的,有时候,人和人挨得太近,也会是一种压力,与人说话打招呼能保持一米距离,看上去还显得彬彬有礼。
这一次,因为新冠肺炎的防控,人们出门以及到公共场合都要戴口罩,现在再提出这个一米距离,就是更好的对传染的预防,如果,经过这一次疫情的防控,人们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都能够彬彬有礼的保持一米距离,也算是向文明又跨进了一小步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