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电视节目里有一个年轻的妈妈名叫李超,我想,一个女孩起名“超”也够霸气的,继而想到我初到深圳时有一个同事也叫李超,男性,个子小小的,人长的瘦瘦的,我跟他搭档一组在口岸上班,两人并排坐,他在我左手边,有一次我要用一样东西,在他的左手边放着,如果我自己拿要先起来,再绕过他,才能拿到,比较麻烦,而他就是顺手一拿递给我的事,我说你帮我拿一下,没想到他说“你自己没有手啊”,一句话说的我忍不住想笑。
每个人对事情的看法都不一样,针对一件事发出的评论就不一样,同样,你对别人说的话,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反馈,有一些,是你完全预料不到的,就好像这句“你自己没有手啊”,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你若不想帮忙,说你自己拿就行了,并不是要人家帮忙的人都是没有手的是吧。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不轻易开口让人帮忙了。
还有一次,上班时和一个同事抬一个硬币库存箱,极重,在放下的时候,同事先松了手,箱子的一边直接砸到我的脚上,痛的我眼泪立马就出来了,回到工作台前,还忍不住流泪,和我搭档的丽丽说:啊,有人在哭哦。当时我没法回应,真的是太疼了。
之前,我也想过“一句话”这个事,就是听到的跟自己有关的一句话,感觉有温度或能让人高兴,或刺心或反感的,总是不会忘记的一句话,可以集中记录一下,没想到李超这个名字成了动笔的起因。
有一次几个闺蜜吃饭,我说我手背上起了一个小白斑,好可怕,如果将来发展大了,我就不出来见人了,小梅和海棠差不多是异口同声的说:你都傻的,我们不介意的,要出来。
有一次同学(知友)聚会,吃完饭卡拉OK,我勉为其难的唱了一首歌,唱完之后,一个同姓的同学说,唱的好,没给咱本家丢脸。
多年前,和同学东东联系上之后,经常一起看展览,说博客谈博友,喝茶聊天,有一天,东东说:有你这个同学真好。
我的一个朋友为她的父亲写了一本回忆录,发表后很有反响,那年我陪她去看她的老八路父亲,并帮老人家拍照以及做一个录像视频,结束后,老人家说:还是你好,你说话很好。
上班的时候,有一天中午和一个过往甚密的同事去她家,进门时,她对来开门的母亲说,这就是小燕,就是这么斯文。这句话完全出乎我的意外,我觉得不太贴切,一时不知说啥好。
成家之后,有一个比我小好几岁的朋友对我说,我没想到你也会结婚,我生孩子之后她又说,没想到你也会生孩子。也许她是了解我的吧,这婚到了还是离了,可孩子是不能变回去了。
让我脑子“爆炸”头疼了三天的是没听完我的话就声色俱厉的那句“不要这样和我说话”,而最近重提此事的时候,同学一句“那是你的错,你不能这样说”,让我如雷轰顶。
人无完人吧,自己做不到十全十美,也不能要求别人完美无缺,就是这样。这些个“一句话”,没有如烟散去,就会是一种警醒或鼓励,也可以让自己适当的矫正和完善自己。
六十一岁戴着老花镜的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