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六一了,一年又要过半了,是不是越是年长,就越会觉得日子过得快呢,童年,也就是一生中最初的短短的几年,注定会离你的生活离你的记忆越来越远。也许,相对来说,童年的记忆是快乐的,是与玩儿有关的,所以它会深深的藏在记忆深处,不容易被抹去。
我从小跟父母生活在广州,读完一年级就到了惠州,短短的童年阶段分给了两个地方,这两个地方又有着很大的不同,那时虽然年纪小,还是有从大城市到了乡村的感觉,也许我的适应能力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被发掘或者说被培养出来的。
我童年时的那个年代,生活是简单的,物质是贫乏的,我们没有什么玩具,在幼儿园时最喜欢的就是洋娃娃,这也是幼儿园唯一能吸引我的地方,每周一到幼儿园就像受难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不愿意去幼儿园,幸好幼儿园有洋娃娃而我家里没有。
上小学之后,男孩子玩滚铁环,打弹弓,有一些球类活动,女孩子就是跳绳跳皮筋,要么就是剪剪纸和存糖纸,对剪纸我是喜欢的,用彩色纸和铅笔把同学的剪纸拓下来,然后剪出来,当年存了许多自己剪的剪纸,搬了几次家之后就一张也找不着了。
那时的童年生活比较贫乏,连童书也不多见,一年级在广州时爸爸给买的《小朋友》和《故事会》到了惠州也看不到了,小人书也多是当时电影的连环画。
白天到山上疯玩,搂柴火采野果也是有的,晚上藏猫猫是一个保留游戏。在住房旁边的山边有一片竹林,也不知道是谁在竹子中砍出一条通道,我们在里面进进出出玩“地道战”,男孩儿女孩儿都喜欢。
我们的童年与现在孩子的童年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我们那个时候连照相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我姐姐是我爸妈的第一个孩子,她小时候的照片还多一点,过了将近四年才有我,就基本没有什么照片了。
每一代人的童年都会不一样,之所以每个人都会怀念自己的童年,也许就是因为它是人之初的一段不容忽略的岁月吧,那一段时光对你今后长长的人生会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当下的自己如意或不如意,检索原因的时候,也会不自觉的翻出童年的记忆。
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的人的童年会有很大的不同,你在品尝幸福的时候,有的同龄人可能正在咀嚼苦涩,你无忧无虑的时刻也许是别人压力重重的时候,如果所有的人在回忆起童年的时候都是快乐幸福的记忆,那该多好。
人到了老年,就会健忘,越是最近的、眼前的、刚刚发生的事越是记不住,可是有意思的是,记忆深处的事,儿时的事,却会不断的自己浮现出来,都不用你主动去挖掘。我父亲住院的时候,在他生命最后的那两年,好多事他都不记得了,我说你治好了病我们回家,父亲会问:哪个家?我说惠州啊,干休所啊,爸爸说“现在我脑子里只有老家的那个大门”,我说惠州的家你不记得吗,爸爸摇摇头说一点印象也没有。东北老家的那个大门我08年回老家的时候还在,我还拍给爸爸看,爸爸十多岁离开那里,随军到南方几十年,在惠州干休所也住了三十年,可他只记得小时候的家门。
童年,是我们初识世界的年龄段,那时的世界是什么样,那时我们认识的世界是什么样,会影响我们今后对世界的认识和判断。从小生活的地方,不管条件怎么样,都会是今后很多年甚至直到老年都想念的地方,你这一辈子换过多少居住的地方,印象最深刻的可能还是童年的家。
儿童节又到了,早上我在朋友圈发了几张用“天天P图”做的“童年”照片,我说“能回到童年吗”,很快同学就评论说“梦里回去”。可不就是吗,已进入老年的我们,要回到童年,只能做梦了。朋友小六说“一直一直保持童心不变”,嗯嗯,保持童心,生活会比较有意思吧。祝愿所有的孩子都快乐,希望所有的人都有快乐的童年回忆。
在幼儿园的我(前排左四)~~
在三亚海边的女儿和小团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