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吃山空”这句话是大家都听说过的,我从小就经常听妈妈说,及至成家之后,妈妈都还会对我说这句话,总的意思是让我要会计划着花钱,要存点钱,以备不时之需等等。
而我,大概也是不愿意操心的人,存钱的事很少规划,参加工作的时候也没多少钱,成了家,好像更没钱存了,总是要生活要用的嘛。
那时,对“钱”也没啥概念,说没概念,大概就是不知道“多”到底是多少,不知道“少”又是多少,1978年底进银行,在罗湖口岸上班,天天经手的钱成千上万或几十万,后来做银团贷款的帐都是几亿十亿百亿的数,也从来没啥感觉。
生女儿那年,觉得上班带孩子操持家务真的很累,就想,有两万块钱我就不上班了,两万块,看看,那时候,两万块很大的呢,我觉得我还挺敢想的嘛,那时候,连万元户都几乎没有,我起码想到两倍的数了。
可是,这历史车轮不但滚滚向前,还都是爬坡登高的,还都是推陈出新的,甚至超乎想象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不会想到,后来我们的生活会发生那么大的变化,很多规则都变了,不论是社会大众的还是私人生活的,也没有想到房子必须自己买,没有想到路一旦修好了,路面上就铺满了车,还大多是私家车。
我这一代人上幼儿园上学的费用就不用说了,那几乎就是象征性的收费,我们的孩子上幼儿园上小学时的费用还是相当低的,至少没谁会说负担不起,现在可不一样了,说上不起(某些)幼儿园真不是开玩笑的,一个学期过万的学费似乎很普通,让我这个没有想象力的人觉得不可思议,我只会问,那些人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钱。
而“钱”在各个方面也都成了首当其冲的一个重要因素和条件,动辄就是钱,说没有钱办不了的事也行,说没钱办不了事也不奇怪,什么“万元户”早就是遥远的笑话了,百万富翁都不算啥了,千万亿万财富为个人拥有已经不是梦话,关键是,在我这样“无产”的二代眼里,这些就像神话。
当然,随着滚滚洪流一路前行,什么神话都已经可以接受了,从不知道这钱多又是多少到现在并不觉得千万亿万又能怎样。这么说吧,就算你有千万,你又养的了谁。
很多年前,原来帮我带女儿的阿花遇到一些困难,我当时跟她说,没有什么的,到老年的时候你如果是一个人你就来和我过,我的退休金足够了。又过了很多年,阿花又碰到了一些困扰,我旧话重提,阿花说当年说的还算啊,我说当然。然而,前几年,我想让阿花来帮我的忙,她不舍得放弃现在那份收入还算可以的工作,她说她这几年身体不好老要看病,不趁着还能干攒点钱,怕以后连看病的钱都没有。
那我还能说什么呢,我又不是有钱人,可以大包大揽的说“我养你”,就算我现在有一千万,我对一个人说你别干了,我养你,真的就养的了吗,如果她说那你先给我买套房子吧,或者买个好车,我也就立马歇菜。
真是时代不同了,钱,其实根本不经花,所以说,一千万你能养活谁。想说这个话题已经有几天了,今天在动笔之前,心里是有几个意思要表达的,断断续续的写下来,有点乱了,可能没有表述清楚,也不知道,看到这些文字的朋友能看出几个意思来。
对了,以上所说并不涉及“三分之二”啊“水深火热”啊,或者“留守”啊“失学”啊等等的范围,只是说说城市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我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些感受而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