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说的“癌”不是身体生病的那个“癌症”,是想说说流行语所说的的各种“癌”,大家都晓得,如今流行语特别多,没几天就有新词出现,说我们这一代人会有点应接不暇似乎也有点过分,但是,那些新词的确不是我们固有语境里习惯的用法,有的还要琢磨一下要思索一下才能理解,比如吐槽,比如腹黑。
当然有的词还是很一目了然,一看就知道的,比如泪奔,比如什么什么“婊”,这些流行语(新词)与当今的网络化时代有很大关系,就是要简单要浓缩,用更少的字来表达。
用
“癌”来形容一个事儿一种行为,用词也算是用到了极致,说来,也就是当下才会有的吧。过去,有个词儿叫“谈癌色变”,因为“癌症”是不治之症,患了癌症的,要么就不告诉患者本人,要么就是还没治疗,患者就已经抑郁或被吓死了。
现在不同了,身体生理上的癌症已经不是那么的不治了,人们也普遍可以正视这个病症了。“谈癌不再色变”的更极端的现象是年轻人拿来互讽或自嘲,比如“懒癌”,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我简直不能相信,如果是自嘲,也太勇敢了,把一个曾经那么可怕的病症往自己身上定义,还冠以“懒”,实在是太勇敢也太可怕了,是懒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和“癌”连到一起,更有甚者叫“懒癌晚期”。
说到懒癌,我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古老的关于懒汉的故事,说一对夫妻,丈夫懒,妻子要出远门,给丈夫烙了一张饼套在脖子上,低头就能吃到,后来妻子回家看到挂在丈夫脖子上的饼只吃了前面的一部分,脖子后面的饼没吃,丈夫还是饿死了。
这种转一下饼都懒得的人,就真的是懒癌了,只是那时只有“懒汉”没有“懒癌”这个词,现在的“懒癌”可是男女通用。这是在年轻人之中流行的词,但愿年轻人不光是调侃,也有那么一点自知,懒到成“癌”,其实不是什么好事。
百度一下,跟身体疾病没有关系的癌,还有好几种,比如:手机癌,标准癌,直男癌,直女癌,女权癌,语言癌,尴尬癌,学癌等等,还没有听过又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一下各种癌的解释。
说到这,还想说一句并非题外的话,身体(生理)上的癌症,并不那么可怕,思想上精神上或者心灵上行为上的癌症才最可怕。

百度资料——
所有的习惯、属性等,且自我觉得程度深,很难改的,都可以贯之以“癌”,常常用于自我调侃,自黑,比如懒癌……
1.“懒癌”就是形容一个人懒到了极致。懒癌分早、中、晚期,其中,懒癌晚期是懒到极致中的极致,也是人们对懒人常用的形容词。
2.读音:【 lǎn ái
】
3.懒癌基本特征:
为了减少上厕所连水都不喝的人,认为伸手够不到的地方就是远的人,每天最极限的运动就是翻身的人,都属于懒癌晚期的孩子。
他们用行动印证一句话“如果有一天你会死,你一定是懒死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