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它是香附子

标签:
香附子野生草药惠州 |
分类: 树木—植物—2017之后花卉 |
























百度百科——
香附子
学名:Rhizoma Cyperi (Nutgrass Galingale
Rhizome)
拉丁名:Cyperu srotundus
Linn.
别名:香头草、回头青、雀头香、莎草根、香附子、雷公头、香附米、猪通草茹、三棱草根、苦羌头。
属莎草科多年生杂草。具长匍匐根状茎和黑色而坚硬的卵形块茎。秆散生,直立,锐三棱形。叶基生,短于秆,有光泽;叶鞘基部棕色。叶状苞片3~5,下部的2~3片长于花序;长侧枝聚伞形花序具3~10长短不等的辐射枝,每枝有3~10个小穗;小穗条形,花6~26。小坚果三棱状长圆形,暗褐色,具细点。以块茎和种子繁殖。
喜生于潮湿地和田间。生于荒地、路边、沟边或田间向阳处。为世界性的恶性杂草之一,不易清除。广布于全世界,在中国主要分布于秦岭山脉以南地区,河北、山东、山西省南部亦有。
香附子多呈纺锤形,有的略弯曲,长2~3.5cm,直径0.5~1cm。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纵皱纹,并有6~10个略隆起的环节,节上有未除净的棕色毛须和须根断痕;去净毛须者较光滑,环节不明显。质硬,经蒸煮者断面黄棕色或红棕色,角质样;生晒者断面色白而显粉性,内皮层环纹明显,中柱色较深,点状维管束散在。气香,味微苦。
块茎可入药,即“香附子”或“香附”,名见《名医别录》。性平、味辛微苦,有疏肝、止痛、调经解郁之效及松弛平滑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