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阳历三月的最后一天了,想想这段时间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阳春三月”,在朋友圈里这句话也是频率比较高的,那么到了三月的三十一号了,这阳春三月就算过去了吗,是不是特别的依依不舍呢。
别急,咱们的阳春三月还有的玩呢。前几天看到一个帖子说,咱国人说的阳春三月是指阴历,是要到立夏之前才算完事呢,立夏,要到五月呢,那么我们踏青赏春还有那么一些时日。
因为这“阳春三月”就让我想到了“阳历”或者说“公历”和“阴历”或“农历”,最早知道阳历阴历还是小时候听妈妈说的,妈妈一说阴历什么什么的,我就觉得特别土,纪年嘛,一个历就行了,怎么还阴历阴历的呢。但是妈妈是坚持说阴历的,一切生活上与时令有关的事,妈妈都说阴历,她自己的生日她记的也是阴历。
后来,也就慢慢知道了,这两个“历”是非并存不可的,不说我们的老祖宗用的是什么历为什么要遗传下来,这宇宙中有太阳有月亮,自然的就两个历法了,不管阳历阴历也都是人类与自然相处摸索出来的,道理是有的,阴历有闰月,阳历有闰年,但不管怎么说人还是要遵从自然的,地球怎么行走,跟太阳的关系怎么样,它一任性,你就得调整,是这个意思吧,所以,天文学家是十分值得敬佩的。
今天,一边收拾屋子一边想到这阳历阴历与阳春三月的关系,一想呢,还停不下来了,就觉得这阳历吧,就是阳刚的,让人奋进的,你看,2018说来就来了,你看,三月都过剩一天了,你还不加紧,你还不努力,时间可是不等人的啦。阴历呢,就是阴柔的,缓慢的,不着急的,你看,现在才二月十五,离开龙抬头也没多少天,离三月还有十好几天,急啥,北方的土地还没有完全化冻呢。
我就想啊,有这个阴历真是好,阳春三月可以延长到五月,阴柔的历法完全可以平衡阳刚的历法,我们族人不摒弃这个纪年法是很有智慧的,刚而易折,必须有柔韧参和,阳历阴历的平衡也就是所谓的中庸了吧。
在我们周围,像我这样年纪的人,很多人还是喜欢用阴历记事,总说阴历才准,这个我有点糊涂,我自己是用阳历记事的,也觉得阳历准,什么道理倒是说不清楚。阴历,应该与农耕时代有关吧,可是,“24节气却又是以阳历为参考而定的,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百度)”。
所以说,感觉自己都老了,还是有很多事情不懂,或者一直都没搞明白。不过,话说回来,在西方国家,那些洋人就只用阳历,这可能也是他们普遍阳光简单的原因之一,国人从小就知道两套标准,总在权衡取舍之中徘徊,所以,就会有各种复杂的人和事吧。
不管怎么说,存在的就是有道理的,只有阳刚而无阴柔或只有阴柔而没有阳刚可能都不行,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都一样,就像有太阳也有月亮一样,聪明的人类能根据太阳和月亮制定一些适合自己的规则来生活,已经很可赞了,就像时下,遵从阳历,这阳春三月就硬生生的断掉了,而因为有阴历,我们还可以再悠悠闲闲的玩几天。


说明一下,对于天文地理,我连一知半解都说不上,所以上文所说并不是科学的依据。只不过是我做家务时手动促使脑动的一些杂乱的思绪而已,朋友们可以一笑而过也可以狠狠拍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