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在西湖拍白鹭的时候,看到一棵树的树梢上有许多鸟,一开始我还以为是池鹭,仔细看才知道是鱼鹰。后来看那绳索上的鹭鸟,看着看着看到湖中的木桩上立着一只黑乎乎的鸟,看了好一会它都纹丝不动,让我颇觉奇怪,不知道那只鸟是真的还是假的。
还是通过相机镜头才看出那是一只真鸟,是一只鱼鹰(鸬鹚),可它仍然是一动不动,那耐性还真是让人佩服。后来,它突然站起来了,并且连续的做了几个动作,就好像有意识的给你表演一样,真是太有意思了哈。回到家在电脑里看照片的时候才发现,这只鸬鹚站起来是为了排泄,这个无意间拍下的画面很有趣,我迅速脑补出鸬鹚的潜台词:“太舒服了”。后来,这只鸬鹚又做了一系列的动作都不如这套动作来的精彩。
鸬鹚从空中飞向湖水的时候,就像我们玩过的用瓦片打水漂那样,在水面连续滑行拍打,然后才停下来,或直接一头扎进水里,也许就啄到一条鱼,也许只是喝了一口水,然后就若无其事的浮在水上。这些精彩动作不容易拍到,在我来说,就等于是观鸟、等于看现场秀了。
鸬鹚,学名:Phalacrocorax,别名鱼鹰,水老鸦。有1属39种。大型的食鱼游禽,善于潜水,潜水后羽毛湿透,需张开双翅在阳光下晒干后才能飞翔。嘴强而长,锥状,先端具锐钩,适于啄鱼,下喉有小囊。脚后位,趾扁,后趾较长,具全蹼。栖息于海滨、湖沼中。广布于全世界的海洋和内陆水域,以温热带水域为多。
鸬鹚的种类也很丰富。它们是沿海生活的而不是海洋鸟类,在内陆水域有生活区域。鸬鹚的原始祖先,似乎一直是淡水鸟,从最古老的家族的栖息地判断。它们的范围在世界各地,除太平洋中部岛屿。
鸬鹚善于潜水,能在水中以长而钩的嘴捕鱼。也常低飞,掠过水面。飞时颈和脚均伸直。夏季在近水的岩崖或高树上,或沼泽低地的矮树上营巢。性不甚畏人。常在海边、湖滨、淡水中间活动。栖止时,在石头或树桩上久立不动。飞行力很强。除迁徙时期外,一般不离开水域。主要以鱼类和甲壳类动物为食。鸬鹚在捕猎的时候,脑袋扎在水里追踪猎物。鸬鹚的翅膀已经进化到可以帮助划水。
在中国很多地方,人们称鸬鹚为乌鬼,以形容这种鸟不像鲣鸟那样傻,而有着高超的捕鱼本领。在中国,很早就有人开始驯养鸬鹚,并用它们捕鱼。(百度)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