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朋友出门连跑了几个地方,办了几件事情,还在餐馆吃了一顿午饭,用了大半天的时间,可是一路上我没看见一部公交车,以前听说过在美国没有自己的车是极不方便的,可没想到真看不到公交车,我说难道就没有公交车吗,那出门办点事岂不是很麻烦。
朋友说有啊,不过都是定时的,半小时或一小时一班车。那岂不是很难等,朋友说自己开车啊,都是自己开车,我说那要是去远一点的地方呢,比如去纽约或洛杉矶什么的,坐飞机啊,那总有人不敢坐飞机吧,哪有,肯定有啊,什么样的人都是有的,那就开车,那不会开车呢。我说难道没有火车吗,朋友停顿了一下,好像没有,不是开车就是飞机。
我还是觉得不可能,我说是你不知道有没有火车还是确实没有,朋友说也可以坐船,不过那样更慢。朋友又说在美国都是自己开车,在美国汽车就和自行车一样,都会开。看来就是这样,我到这里好几天了,但凡上街都没看到过公交车,那天到市中心去,还有前天在海边游荡了几个小时,都没有看见公交车,而自己开车的什么样的人都有,年轻人就不说了,老年人自己开车出门办事的也很多。朋友又说小孩子都会开车。
我朋友家里就有三部车,她自己一部,她的儿子媳妇各一部,她住的这个区域每家每户的门前或车库里都停着至少一部车,在这里如果自己没有一部车可能真有点寸步难行了。我不由的感叹这可真是汽车王国,朋友说现在的中国才是汽车王国,我说中国原来是自行车王国,现在汽车倒真是多起来了。
都是汽车多,都是以车代步,或者都算是汽车王国吧,还是有很大的不一样,美国是很早以前就是我国连自行车王国都还不是的时候就已经是汽车王国了,可是以我现在看到的情况,并没有“车满为患”,公路上的车流也有慢行的时候,但大多数时候都是畅通无阻,行驶速度也是很快的。
深圳是一个家庭小汽车拥有量发展的比较快的城市,以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就是从骑自行车上下班到开车上下班,从拥有一辆自行车到拥有一部小汽车,从在市区跑到自驾出省游,很是自由了一段时间,那时市里的几条快速路都开通不久,没有多少车,跑起来就像自己的私家路似的,到现在这几条路都是经常堵时时堵,很难体现快速路的优势。
汽油费越来越高,停车费也越来越高,还有高速路和过桥费,加上停车难,很多人已经从渴望拥有自己的车,从到哪都自己开车,又回归到选择公共交通,甚至骑行和步行。这样的一种发展变化也就在三十年之间。
可是,从1928年就已经是汽车王国的美国,到现在还是以自己开车为主。我朋友住在加州三藩市的这个地方,她说除了在市中心的区域停车要收费之外,别的地方停车是不收费的,也没有停车难的问题,还有高速公路除某些路段外都是不收费的,跨海大桥要收费,不是所有的大桥都要收费。另外我还看到凡是停车场,不管是地下的还是露天的,离入口或电梯最近的车位都有残疾人士的标识,那是专门为这些人而设的,这就是人性化处置和人文关怀吧,如果你一个健康的人把车停在这个位置,会有人举报你,警察会立刻到位的。
我刚到美国,也只在这一个城市里居住,还没有到纽约华盛顿等等其他地方,说的也就是这几天听到看到的,不具有以偏概全的作用,也许每个城市有每个城市不一样的地方,我这属于即时记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