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中国壮士(1931-1945)群雕广场位于本馆内,面积约1万平方米。广场的雕塑建设与博物馆的建筑以及抗战系列陈列馆藏品内容相统一,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主题。由朱成、谭云等20多位雕塑艺术家,制作塑造了200多名1931年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的全民族抗日将士英雄群体形象。
中国壮士(1931-1945)群雕广场是一个大型的当代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活动,整个塑造过程始终坚持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以1931年至1945年14年的中国抗日事件为背景,充分尊重抗日战争历史事实,忠实于历史文献资料、文献图片。所塑造人物按照抗日战争的战区战役关系分组,以军队军人列队站立形式排列,像高约2米,铸铁合金材料。群雕突出排列阵式整体气势,强调“阵仗”感,个体形态避免夸张。
中国壮士(1931-1945)群雕广场所有壮士造像阵式都放置在一个“V字”型下沉式凹槽的空间环境中。这个“V”字型下沉式凹槽总长81.5米宽,宽45米,象征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时刻。凹槽两侧壁各四段为红色花岗石影雕,表现抗战历史报刊照片。凹槽地面为中国各战区和战役示意图,并设置有关抗战文字数据和适当的地景装置。“中国壮士”群体造型由疏至密组为阵列,最后密集为浮雕人墙结束。观众自前面俯看整体气势,然后进入阵列中穿行,与“壮士”并肩,并细读人物与地景、侧墙浮雕,最后从“人墙”两侧走出。
来到这里你不能不佩服馆长的设计和建造,我曾经在电视上看到介绍这个广场,节目中说左权将军的女儿左太北不到两岁的时候父亲就牺牲了,对父亲的印象非常模糊,太北女士在中国壮士群雕广场与父亲见面,感慨万千。我们来参观的人来到这里也一样的感慨万千,没有先烈就没有我们的今天,这样的广场这样的雕塑是对先烈的缅怀也是对我们的提醒,历史不能忘记。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