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文中不易察觉的失误

(2017-07-03 20:06:13)
标签:

汉语

汉字

文化

闲话

分类: 随笔

   汉语是母语,从小就喜欢看书对文字感兴趣的我,也觉得自己认字还是不少的,碰到读不出来的生字也一定要查字典给认下来,有时候与人说话,突然想到一个词,刚要脱口而出的时候,却好像心里没底,回头一查,还真的是差点发音错误。

   人们对于不认识的字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是“有边读边”,这也是根据汉字的特点得出来的经验,毕竟,汉字是象形字,又有很多同音字,有时候确实可以“有边读边”,但最可怕的是多音字。

   比如“龟(jun)裂”,我一直以为是龟(gui)裂,这还是我女儿上小学还是初中之后给我纠正的,前几天我说“虚与委蛇”,我又把这个“蛇”读作she了,女儿在旁边说“哎哎,虚与委蛇(yi)好不好”,我晕,这个词确实很少说,可是在书里看到,在心里说,都是读了she这个音的。

   很巧,在一个公众号里又看到,有人说谁谁竟然把“羽扇纶巾”读作了“羽扇纶(lun)巾”,这个“纶”它不是lun(轮音)而是guan(关音),再一次晕倒,我也一直以为是“轮”啊!

   还有前不久才知道的“拾级而上”的“拾”也不是读“实”而是读“色”,我们的汉字到底还有多少奥妙啊,这些都是不易察觉的,很容易就犯错的。

   这些还只是在用字方面,若是引用借用呢,没有背熟的文章锦句之类的,为了准确,不贻笑与人和误人子弟还是要再查一下为好。

   时值夏日,拍荷花的人多,在朋友圈里也几乎每日可见荷花,大多的,都是发图而已,一个朋友发了几组荷花图片,都配有文字,比如:“惟有绿荷红菡萏 卷舒开合任天真”、“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还有:“灈清涟而不娇 一念心清净”,这一句的前半句与周敦颐的《爱莲说》中的原句有一字之差,我想也许朋友喜欢用这个字,稍作改变也不是不行。

   而朋友最后又发了一组荷花照片,配文是:出污泥而不染  濯清莲而不娇,我以为朋友用的是《爱莲说》中的句子,就把原文打在了评论栏里,朋友看了之后回复:淤泥是原句吧,污泥是演变句。

   朋友是教书先生,我也无心恋战,就自己琢磨了,朋友说的原句是淤泥,那她的意思是她的这句话是自己在原句上做的演变,还是自周敦颐之后有了演变,这个我不太清楚,这一句不说也罢,倒是第二句“濯清莲而不娇”,与《爱莲说》原文有两个字的差异,也是让我不能认同的,而且,最先发现这句话里有错字也是因为这一个“莲”字。

   “濯清涟”是在清水中洗涤,这个“涟”当然是不能用“莲”的, “濯清莲”会有“语焉不详”之嫌吧。再说这一句末尾的“妖”,这一个“妖”字还是很让人觉得周敦颐用字之准确的,“娇”就不是那个意思了,且很多花都可以用“娇”或不娇的,唯有莲能用“妖”。

   现如今,对字词的诠释已经变得很宽泛甚至可以反其道而用之,尤其是网络化自媒体发达之后,更是愿意怎么说就怎么说,你也不能有啥脾气,有的,一开始不习惯,渐渐的也就适应了,还会越来越觉得挺合适。

   我觉得,在明显的跟原文(还是经典的原文)有相同意思的时候,还不如就引用原文,除非你有特别妙的一个字来代替,不能超出原文,还让人觉得是缺字错字,觉得是你背诵的不熟,就很没有意思了。

 

附:《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 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 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 花之富贵者也; 莲, 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