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观不合则分道扬镳

(2017-06-17 10:10:18)
标签:

三观

生活

家庭

分类: 随笔

       在圈里看到朋友转的一篇文,标题是“三观不合真的不能做朋友”,还没有看内容我就给了一条评论“三观不合,岂止不能做朋友,连亲戚都没的做”。这是我的心里话,也是我的真实感受。

       还在上班的时候,距现在也十多年了,办公室同事聊天,说到各人家里的各种事,对一些“分歧”和“矛盾”,我表示出十分的不解和困惑,最年轻的那位同事说“之所以会有这些分歧、会说不到一起去,就是因为价值观不同”,这话让我有醍醐灌顶的感觉,要是现在说,那就是“三观不合”了。三观不合,自然就“玩”不到一起,说不到一起,走不到一起,原来在一起的,因为三观不合的也会分裂,分离,渐行渐远。

       三观不合就不能做朋友了,说起来也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吧,自古以来就这样。说到三观不合连亲戚都没的做,比较明显和尖锐的大概是文革时期,夫妻反目的有,兄弟姐妹断义的有,朋友相背的更有,说起来,那时也是因“派别”不同,选择不同,因政见不同,说到底,还是三观不合。

       在广州期间,有一次乘坐出租车,司机师傅说你们怎么到广州来了,我说老爸住院,过来照顾,师傅立即说那就完了,一家人肯定得闹矛盾了,若是在过去,我听到这样的话,肯定会愕然会奇怪会觉得不可思议,可是经历了就知道了,我问师傅为什么会这样呢?师傅说肯定的嘛,父母生病带出一系列的问题,是出钱还是出力,是又出钱又出力还是不出钱也不出力,还有要占便宜的,哪能没矛盾,不打架就算好的了,师傅又说,在我们村这样的事见的多了,无一例外。唉~~ 和平年代,没有饥荒,没有灾难,一家人平平安安,有说有笑的,原来这都是表面现象,是假象,只要家中遇事,只要老人生病,你看吧,这就是检验三观合不合的时候了,不合,则矛盾来了,分裂来了,背叛来了,甚至,仇恨也来了。

       真的是不出事不知道,不经历不知道,爸爸住院之后,我才知道我们家的假象有多容易被戳破,爸爸住院之后,我才知道我突然就由身单力弱变成了势单力薄,并且人微言轻到连一粒灰尘都不如。

       爸爸入院之初,我与大姐商量陪护之事,不但得不到哪怕是精神上的支持,还被奚落、误解,更在爸爸去世当时,被大姐破口大骂,这也是三观不合吗,如果是,真的,三观不合连亲戚都没得做。

       爸爸走后,妈妈又病危一次,出院后,老弟说应该轮流照顾了,妈妈身边必须每天有家人在,这一点我一直认可,大姐直言不能参加轮流值班,因为要带孙子。革命靠自觉,谁也不能勉强谁,老弟和我轮流值班。大姐每月回家一次,住一晚,节日能多住一两天或三四天。

       人和人是不同的吧,在我心里,父母是最重要的,父母有事会第一时间到位,父母有需要的时候,也从未缺席过,当然我不能以自己的认识去要求别人,只是我以为,一个人在无能为力照顾父母的时候,心中会有一些愧疚,会有一些遗憾,可是,并不。爸爸住院的时候,邻家小妹跟我家大姐聊天,说还在上班的她每到周末就从深圳赶到广州的医院看住院的父亲,就是心中挂念,就是心里放不下,这样做也就是为了自己将来不后悔,我家大姐接了一句话:不会后悔,后悔啥。

       我在家陪护妈妈,电话里跟大姐说植物的事,只一句话就被她狠狠的顶回来,说:“不要这样跟我说话!”这句话重复两次,把我的头都给炸裂了。我以为大姐真的是带孙女孙子没空照顾妈妈,其实不然,她说爸爸喜欢老二,妈妈喜欢老三,她是没人疼的,所以……她说小的时候是她照顾父母弟妹,现在轮也该轮到弟妹照顾父母了。原来不是不能,是不想。

       如果我说,不管父母对我们怎么样,哪怕让我们缺衣少食,对我们没有照顾周全,在他们有需要的时候,作为子女还不是一样应该予以照顾吗,如果我说你带孩子忙,但是真的不能参加轮值吗,难道在轮值的这几天,也就这几天,你不能想办法克服自己的困难吗,又没有让你一年365天的陪护。这些话我没有说也不会说,因为说了也没用,三观不合嘛。真的,三观不合,亲戚也没得做。

       明天就是爸爸去世两周年的日子,不期然的会有很多事涌进脑海,心脏也很不规则的跳动,这些东西,写出来可能不好,不写出来对我自己不好,为什么她这么护着自己,我就不能对自己好一点!

       让我万万想不到的是,从小就非常亲密,一直就敬着她,护着她,帮着她的大姐,会因为父母生病住院这些事,而反目成仇,没有什么能解开我心中的结,一句“三观不合”只能聊以自慰,其实远远不能让我释怀!不能释怀,亲戚就没的做了。


三观不合则分道扬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