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三月八日,跟任何一个记年月日的几月几日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不同,就是某一月的某一日而已,但是因为它成了一个纪念日或者说是节日,就与其他的日子区分开来了,就有了不一样的意思。
三·八,因为与妇女相连,就产生了很多的变化,早期,它大概可以直接代替妇女,说到三八,就知道与妇女有关,那时大概也没有什么歧义,在有些地方,后来就变化成多事长舌没事找事无事乱说事的代名词,直接和“八卦”成了同义词。
而妇女这个词呢,也让年轻女子不愿意接受,记得上中学的时候,三八节有半天假,放假当然是高兴的,但是因为是妇女节,小的们就觉得心里颇不舒服,虽享受假期也免不了嘟嘟囔囔。
因为在人们的观念之中,妇女就是已婚女性,上中学的孩子被称作妇女就心有不甘,为这个,老师还专门解释,大意是成年的女子都叫妇女,让我们这些女同学不必心里别扭。不过儿童节了当然就过妇女节了嘛。
到了我们的下一代就不一样了,我女儿上高中的时候,到了三八节就直接说女生节,说今天是女生节,女生似乎并不能代表所有年龄段的女性,但是中学生这样说倒也无可厚非,至少对她们那一拨人是一种慰藉。
时间来到今天,更不一样了,今天的微信圈里看到关于妇女节的信息也是各种各样的,有说女人节的,有说女王节的,还有说女神节的,但凡是成年女性,地位都妥妥的提高了。
说到提高女性地位,这才真正是回归到“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这个纪念日的本意上来了,只是,这个本意已经被娱乐至上的气氛全面掩盖了,我们看到的就只是段子,各种的段子和所谓送礼收礼。
当然,用礼物来对女性表达敬意或者谢意,也是对女性的尊重,与“三·八节”的来历还是吻合的,记得九十年代之前吧,到了这个节日,不管是学校老师还是社会舆论还会重温一下这个纪念日的来历,现在,纪念日也就是一个节日了。
“三八妇女节又称国际劳动妇女节。在国际上,妇女节的全称是“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是世界各国妇女争取和平、平等、发展的节日。一个世纪以来,各国妇女为争取自身的权利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成功地撑起世界的半边天。”如今的女性有一定的地位和话语权,节日怎么过也是自己说了算。
女儿买的花儿,有过节有送礼有安慰的意思~~
看到这个硕大的硬纸盒,我还是感叹“过度包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