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少谬误植物中

(2017-02-15 16:58:36)
标签:

植物

学问

生活

经验

分类: 随笔


       我觉得我是越来越喜欢植物了,这完全是因为喜欢花儿,从拍花开始的,拍花拍着拍着就延伸到了拍叶子拍果子拍树木,又一直到想要探究植物的生长,想要看清楚植物的形态,甚至恨不得看着一颗种子从破土发芽到长成的全过程。

因为喜欢花儿,在公园里在路边看到花都会忍不住用相机拍照,拍着拍着又因为有太多的花不知其名而让我非常的不如意,就想方设法的去找花儿姓甚名谁,这几年,通过朋友的博客,通过看植物图谱,通过公园里的植物标牌,通过植物园的走访,也真是认识了好多的花,为好多经常见的花对号入座了。

但是,在查找和学习的过程中,也常常让我觉得这植物的种类太多了,这相似的类似的也真是不少,真的很容易弄混了,弄错了,甚至张冠李戴,内心里也深深的觉得学植物太难了,弄不好就“疯掉”了。

这段时间,就有两种植物被纠正了。去年12月份到香港的湿地公园一游,看到我一直叫它“冬青树”的植物前面一个标牌上面写着“山指甲树”,我当时就“蒙”了,这种植物最常见,从小就听人说叫冬青树,就一直叫到了今天,难道是错的。

回来就上网查,果不其然吗,冬青树词条下的图片都对不上,而“山指甲树”词条下的图片,无论叶子还是花儿都那么的熟悉,我家门前一棵“山指甲”,长的那么高了,花朵一开就是满树,洁白无瑕,好看极了,却被我张冠李戴了多少年。

最近,回妈妈家,看到在后院的菜地边上有几棵蒲公英,开着黄色的花,还有带着白色的毛茸茸“羽毛”的种子,拍了一组图片就放到了博客上。

之所以觉得这植物是蒲公英,完全是从小的印象,图画书上和老师说的,都是蒲公英种子的飞翔,那毛毛球根深蒂固的让我觉得这就是蒲公英。

 博客发出的第二天我再回去看,就看到有朋友给我发纸条,说这不是蒲公英,这也正好对应了我心中的隐忧,虽然我是查了百度,但真的觉得不是那么的吻合。朋友没有说是什么植物,但是告诉我不是,我已经很感激了,我赶紧又上百度,打了一个“野生荬菜”,跳出来一个“苣荬菜”,词条下的所有叶子花朵和种子的毛毛球都一样。

看来我又摆了一个大乌龙,其实,我从小就听妈妈说一到春天就去挖野菜,说的几种野菜里就有这个“苣荬菜”,而我,竟一直觉得我不知道苣荬菜是什么样的,现在看来我是没有看过真正的蒲公英的。

       因为这“苣荬菜”误作“蒲公英”,让我又一次觉得植物的辨别真的是太不容易了,我又问了我的上大学时学植物的同学,同学说:两者都是菊科植物,均可食用,叶片不一样,苣荬菜茎长,蒲公英只有匍匐茎。这样的解释就很好记。

  相似的植物难以辨认是一个方面,另外,有时候一种植物有多个名字,各地的叫法不一样,比如波斯菊,更多的人喜欢它的另一个名字“格桑花”,有时候还有先入为主,将错就错的叫法,真的很容易弄混,不过,我觉得不是药用植物,不是用来治疗疾病的,放宽些,叫法不同都没啥大关系,药用的,就一定要谨慎呢!

   总结一下,我会误认植物,一是信任了听到的,就变成了以讹传讹,另一个是自以为是,没有去探究去对证。这也是经验教训吧,以后还是要认真,才对得起自己对植物的喜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