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矫情,何以活

(2017-01-30 14:47:37)
标签:

讲究

矫情

生活

态度

分类: 随笔

   昨天从大鹏回来在外面吃饭,餐厅的茶杯拿在手里有点烫手,人又特别渴,我就把茶水倒进我自己的保温杯里用自己的杯子喝,菜上来之后,我又用回茶杯,女儿说你怎么又不用你自己的杯子了,我说吃饭有油,不想弄到杯子上,女儿说:就这么矫情。

我当时啥也没有说,但“矫情”这词儿一直响在耳边,今早一个词从心里冒出来:“不矫情,何以活”,当然,说“何以活”有点过了,但是“矫情”在很多时候都是需要的,就像这几天老有人说过年的仪式感是一样的。

没有仪式感,该“矫情”的时候不矫情,那生活就会越来越随便,什么都不讲究,内心也就会越来越粗糙。

记得有一次去探望一个生病的朋友,她家保姆端出两杯茶来,我接过来刚凑到嘴边已经被一股没洗净的刷碗抹布味儿顶住了,水是一口没喝,也没有说什么,出来之后另一个朋友也说那水没法喝。这也是因为我们探望的朋友在病中,家里的琐事无力去管,保姆又不讲究才会这样吧。

在外面吃饭,各个餐馆都有自己的主打菜,也有各自的风格或格调,讲究一些的餐馆上菜时的摆盘,都会带上一点装饰,那一朵面粉做的花儿,那一朵鲜艳的兰花,那一片翠绿的叶子,抑或一颗红红的小番茄,无不透着矫情,这些装饰确实不是果腹的东西,但就因为有这么一点点的“矫情”,让桌面活泛美好了,也让人的心情愉悦了。

看一个电视节目里面介绍日本的寿司,其中说到大阪的箱压寿司,制作的过程也是分外讲究,这种做法在二战之前就有,到现在一直延续着,为的是保持米饭的饭香,为的是那寿司中的汤水的鲜味。如果不是传承者的“矫情”,后来人是吃不到这样的鲜美滋味的。

很多年前看过一篇随笔,说在某一年代在某一段艰苦物质缺乏的时段,那两个颇讲究的每天要喝下午茶的阿姨,就那么围着蜂窝煤炉,烧点茶水,烤几块馒头片,也逍逍遥遥的度过一个惬意的下午。如果没有一点“矫情”,也许这个下午和很多个下午都会在抱怨中度过。

   并不是说什么事都要矫情,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什么情况下做什么事,条件允许和创造条件的讲究一下,让自己的心情柔软细腻起来,也是可以抗拒那些不良因素带来的负面情绪的,“矫情”或许还可以有意无意的改变环境改变心情。

“矫情”大概就是一种生活态度吧,并不是“不矫情,就活不了了”,是让自己以更好一点的心情去生活。很多流传至今的传统就是因为有仪式感,虽然看上去有些繁琐,却因为有规矩,更因为有一些一直很“矫情”的人,才保留下一些尊贵的珍贵的东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玫瑰小镇
后一篇:一月拍花集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