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扎,偶像,男神

(2017-01-25 12:11:27)
标签:

偶像

粉丝

男神

变迁

文化

分类: 随笔

   看《收藏马未都》这个节目也有好几年了,上节目的嘉宾也都是收藏爱好者或对古玩对考古有兴趣的人,更重要的是他们都视马老师为偶像。上了节目都借这个难得的机会对马老师说一声你是我的偶像,后来,就有人说我是你的马扎,这个马扎也是“粉丝”的意思,粉丝(fans)这个词出现之后,有了很多的变化,有的自认为是铁杆粉丝的就说自己是铁粉,还有根据偶像名字里的一个字来定义自己是什么粉的,比如张靓颖的歌迷叫“凉粉”。

“粉丝”是英语“Fans”(狂热、热爱之意,后引申为影迷、追星等意思)的音译。原本多指女影迷、女歌迷、女追星族等(百度)。在这个词出现之前,我国的民众一般也就是说是个什么迷吧,是谁谁的影迷歌迷而已,“粉丝”这个词出现之后就直接替代了什么迷。而“粉丝”这个原本意思明确也比较简单的词语到了我们手里又不一样了,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粉”和“丝”。

比如除了张靓颖的歌迷叫“凉粉”的,还有花粉,基粉,河粉,菲粉等等,柳岩的粉丝就是柳丝,李玉刚郭德纲的粉丝都叫钢丝。在“粉”和“丝”之外更扩展出了玉米,盒饭,笔杆,麻豆,蜂蜜,蜜蜂等等粉丝的代称,这也说明汉语的含义和包容要更深更广阔一些。

不过我觉得除了迷,粉,丝之外,这个“马扎”还是满好听满有意思的,视一个人为偶像,当然首先就会尊重他,其次就是喜欢他,当他开讲的时候,你就拿个马扎恭恭敬敬的坐着听也是必然的,时间长了,偶像的形象不变一直值得你追随的话,那自己变成个马扎也不是不可能。

   《收藏马未都》这个节目看了几年,看主持人从说“偶像”开始,然后是说“马扎”,最近又开始用“男神”这个词了。节目是与时俱进,采纳了最流行的说法,于此也可以看出民间语言的变化,虽然文字还是那些文字,怎么组合怎么变化在不同的时代还就创造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和意义来,也如实的反映出那一个时代或某一阶段的世态民情。“迷”成了“扎”,“像”变成“神”,应该是进步和升华了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