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鼓励为动力2
(2017-01-02 23:29:55)
标签:
朋友交流情义感恩 |
分类: 随笔 |
后来有微博又有了微信,见不到面也能交流一些看法,而每次童话的留言或评论不管是寥寥数语还是稍长的评价,都让我觉得我这样的写啊写也还是值得的。
2013年我父亲住院,我随手用手机记录了一些在医院陪护爸爸时的情景,发到微博之后,童话评论说:描述的很好,场景与人物特征、个性都很鲜活。(13.9.17)
本来我觉得家事自己记录一下也就算了,但一开始记录就停不下来了,而且都是随时随地用手机记录的,又怕不慎丢失,就转发到博客里,做个备份,童话就一直看,后来他又说:“家有小燕真好!很感动(读完有点鼻酸),2014年第一个感动我的人!祝福小燕子,也祝福府上双亲身体健康。2014.2.13”
那时在医院,有孤立无援又“众叛亲离”的悲伤,也有百思不得其解和愁肠百结的难过,随手做的陪护日记,也是舒缓心灵的一种方法,而来自朋友的关心、理解和鼓励,才真是精神上的辅助和支撑,如此,怎么能不心存感激。
我喜欢拍植物花卉,在博客上发了《湖边一棵串钱柳》之后,童话说“很喜欢这种一景一议的作品。很多在我们生活中熟视无睹的东西,在你的眼里就有了别样的生命和存在,就有了感情和温度。像你一样热爱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与他们共成长,与他们争奇斗艳。”
看了李娟的《冬牧场》之后,写了读后感,没想到童话这样评论:我很早以前就看过。有点相似于你的风格。都是讲自己的真人真事。我说我哪有风格,自说自话罢了。童话又说:是真的,我是读着读着越读越象。但是这书已经好多年了。有段时间很流行。李娟的文笔我非常喜欢,《冬牧场》就是非常快乐的阅读完的,但是童话这样的评价我真是愧不敢当。
今年女儿的生日,我写了一篇也是纪念也是祝福女儿生日的博文,童话看完之后评论道:
无疑是一篇感人至深的作品,一个母亲写她自己女儿30年来的成长经历和自己为人母的心路历程。字里行间,情真意切。点点滴滴,真情涌动。多年的文字磨砺,坚持写自己的生活,终于成就了至今为止最成功、最赞的作品。深情表达的每一句话,虽是娓娓道来,但包含着生活哲理,夹着一些小幽默,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和语言表达的逻辑性,不仅仅只有做母亲的人看到才会动容,让人不得不感叹天下父母心。做母亲的真是用心良苦啊!
这样的评价也很出乎我的意料,我自己没有觉得有这么好,我说你过奖了吧,童话说:真的写得非常好,非常好,代表了你最好的水平。有文学性。语言表达也特别好。完全可以发表。让更多人看到。
其实我知道自己写东西比较平淡,并不是很吸引人,词汇也不那么丰富,有人看,已经很满足,有评论会很高兴,给了较高的评价,我虽是高兴也颇惶惑,但不管怎么说,每一个朋友的留言和评论我都会当成鼓励,把这些鼓励当成我喜欢文字并继续写下去的动力。
2016年年末做了一些文字和图片的整理归类汇总,与朋友间交流的一些文字整理将是我这段时间要做的事,一步一步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