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片这回事,拍的好了才敢说是摄影,摄出了能称为作品的片子才能算是摄影师吧,我拿相机的年头也不短了,可就是因为不总结经验,不做研究,各方面的研究都不做,所以,一直保持在拍照片这个水平上。
也不是说拍的都不满意,偶尔也有好片片——自己满意的,但下次同样的情景条件下又拍不出来了,就说明那所谓的好片片也是碰巧了,是运气好,并不代表自己的技术和认识。
早先用胶卷拍照片的时候,倒也比较谨慎,按快门之前也会考虑一下,但也实在没有什么好的片子,倒是后来,有了数码技术,用数码相机拍照像是信马由缰像是如虎添翼,快门可以噼里啪啦的按个不停,百花之中总有一朵能看的吧,也就是因为这样,自己就更“不思进取”了,以多取胜就好了。
话是这么说,事实上并不绝对是这样的,一颗静止不动的树戳那,你一遍一遍的照,也不一定能把它拍好,一朵花摆在那,一动不动,你也未必能拍出绝美的效果。而要拍出一幅很完美的作品是要多方面的因素组合而成的(这里所说不包括那种稍纵即逝的千钧一发的却被幸运的记录下来的画面,虽然这其中也暗含了平时练就的洞察力和心手合一的能力,这种能力也表现在新闻摄影方面)。
还是说我自己,拍照片拍了那么多年,都是得过且过,女儿小的时候,拍女儿,只是为了留下儿时影像做个成长记录,也在旅游的时候拍一些风景,有了数码相机之后,我的兴趣转到“街拍”,喜欢拍一些场景,记录一些“事件”,近几年则转而喜欢拍植物花卉,对一棵小草都能乐此不疲的拍了又拍。
可就是这样,自己也没有大的长进,主要原因还是不总结,也没有系统的学习,仍然是得过且过的拍,没把摄影当回事,只是玩一样的拍拍照片。自然,照片常常不能让自己满意,实在无奈的时候就说是机器不行嘛。
撇开一切技术手段一切机器优势不说,用一个简单的机子来拍,想拍一张稍好还能看得过去的照片,就要有耐心,这是我的体会,你看那些拍禽鸟的,拍野生动物的,拍各种风光的,都得等,等那千载难逢的一瞬间,这个等的过程可能是几分钟,几十分钟或几天甚至几年。
我没有这些拍摄经历,以我自己拍花花草草,我也知道等待的重要性知道耐心有多重要,到花园里拍花,正好有风,你就得等一下,风停下来花儿不摇摆了你才能拍到一张清晰的花朵,但是从镜头里看花,你又会有意外,看到花儿摇摆的过程会一忽显露在阳光下一忽又藏在了阴影里,那你就耐着性子等她到达阳光下那一刻果断按下快门。
有时候拍叶子也是这样,有风,好像是不利因素,但因为有风叶子才会翻转过来或者直立起来,也因此而在光照下变的透明,如果我没有耐心,看到有风就不拍了,那那一朵通透的花儿和那一片透明的叶脉分明的叶子就会与我失之交臂了。
昨天下了一阵雨,院子里的朱顶红的花蕾上挂着水珠,我拿相机去拍,起初因为角度,水珠很普通,和我之前在菜叶上拍的水珠没有两样,在我准备离开的时候,因角度的变化,我看到水珠中阳光一闪,像星星一样,我就又蹲下身子,凑合着角度,捕捉那阳光通过水珠而闪出星星一样的光来,这一个过程也是需要一点耐心的。
拍照拍了这些年,我自认为自己没有什么技术,有的也就是一点耐心。拍一朵花,可以绕着她转几圈,上上下下的拍,拍一棵树,可以换几个角度分几个季节的拍,拍一棵草,可以等风停了它不再摇曳的时候按下快门,拍一个小水珠时可以不停的调校角度让水珠里有周边物体的影像和让太阳通过水珠光芒四射。
拍照片是从最初的喜好转变成一种需要,我需要用相机记录下我看到的感兴趣的东西,能做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记录就可以了,所以没有追求技术的高端完美,这么总结下来,也明白了自己没有拍出几张“相当棒”的照片也属正常。
拔高一点来说就是自己不努力,没有追求,只是很随意的去拍照,也就是留下个记录的影像而已,久而久之成了习惯,成了习惯吧想再提高就有点难了。
拍那两颗水珠的时候想了很多和拍照又关的事,拍完之后又把自己多年来的拍照做了一个梳理,就算是自己一直在摄影的门边徘徊的总结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