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奶·斋啡

(2016-10-13 00:46:14)
标签:

粤语

生活

分类: 随笔

    今天中午和惠玲到一家港式茶餐厅吃饭,拿起菜牌来看,都是一些套餐,其中套餐配饮料有奶茶例汤和现磨咖啡等,因为时间有点早,想先喝一杯咖啡,就问服务员有单点的咖啡没有,服务员说有啊,我说我要一杯现磨咖啡但不要放奶,服务员说可以的,我说好像不知怎么说似的,服务员笑笑说你可以说“走奶”啊,一句话点醒梦中人的感觉啊,我和惠玲都笑了起来。

也是好久不曾进这样的港式茶餐厅了,规矩都忘了,平时到西餐厅都是点美式咖啡,自然就是无糖无奶的,倒是把粤语的专有说法给忘了。正说着,服务员又走过来说你也可以说斋啡啊,我和惠玲又一阵笑,说是啊是啊,怎么忘了呢,还可以说“清咖”啊!

粤语的发音自是跟普通话有很大差别,就连语法也不尽相同,如果习惯用粤语思维的人写文章的时候和用普通话思维的人写出来的东西就有很大的区别。刚到深圳的时候,看香港的报纸,就颇觉有趣,如果你不会讲粤语,那些文字你是无论如何也读不通顺的,这样的没有专门的文字却用粤语的发音和习惯来行文的也只有香港才有,在国内所有的讲粤语的地方都没有出现过的,这也是香港奇特的地方之一吧。

比如今天说的这个“走奶”和“斋啡”,就很简练也很明确,大概也是约定俗成的,只有用粤语说出来或喊出来才有那个味道。在茶餐厅或一般的餐厅里,客人低声的点了斋啡,服务员会大声的来一句咖啡走奶~~,这一声吆喝浓浓的都是南粤地区的味道。这样的镜头在港产片和香港的电视剧里常常出现,很有地域特色。

一个“走”字,就是在某一个菜里不放某一样东西,很形象也很简练的表达。比如吃炒河粉的时候,不喜欢吃葱的人就说来一个炒河粉,走葱,师傅就会不放葱。有一次我和女儿到快餐店吃饭,女儿就是要的炒河粉,她不但说“走葱”还“走韭黄”,炒河粉端上桌的时候,女儿一看说早知豆芽也不要,接着自己又说,都走了就啥配菜都没了。

广东话,也就是粤语,也叫白话,跟普通话的确有很大差异,由于广州香港都是开埠较早的地区,在白话里就夹杂着一些舶来语,英语的一些单词也已潜移默化的融在了白话里面。像今天在深圳开幕的双创周,媒体上就有这样的句子“连总理和科技大咖都亲自来捧场”,大咖就是来自英语。在粤语里“大咖”或“大咖士”都是经常出现的。

回头还说这个“走”,粤语里还有一句话很经典,就是“走宝”,你错失一个良机,或一不留神的损失,就叫“走了宝”,提醒你抓住机会叫“米走宝”,不要走了宝或别走了宝的意思。这个“走宝”的走是不慎是损失,和走奶走葱是主动的“走”是不一样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