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活中那些经常变脸的词

(2016-09-24 10:49:29)
标签:

词语

变脸

幽默

生活

分类: 随笔


       在微信群里看花花发了一个段子:

我不叫我,叫----

年轻人不叫年轻人,叫----p孩儿

蟑螂不叫蟑螂,叫----小强  

什么不叫什么,叫---虾米

那么不叫那么,叫----辣么

厉害不叫厉害,叫----腻害

喜欢不叫喜欢,叫----稀饭

这样子不叫这样子,叫----酱紫

好不叫好,叫---

强不叫强,叫----弓虽

纸牌游戏不叫纸牌游戏,叫----杀人

卧槽不是像上帝睡在马槽里,只是一个语助词,弓虽语气

被无数文字咬了不叫被蚊子咬了,叫----新蚊连啵

       觉得很有意思,想到平时也经常看到的各种“新派”说法,就又集中了一下:

知道不叫知道,叫----

同学不叫同学,叫----童鞋

超级不叫超级,叫----炒鸡

妹子不叫妹子,叫----妹纸

感觉不叫感觉,叫----赶脚

骄傲不叫骄傲,叫----傲娇

小朋友不叫小朋友,叫----小盆友

着急不叫着急,叫----捉急

开心不叫开心,叫----嗨森

快乐不叫快乐,叫----嗨皮

妈妈不叫妈妈,叫----麻麻

爸爸不叫爸爸,叫----粑粑

悲剧不叫悲剧,叫----杯具

喜剧不叫喜剧,叫----洗具

帅哥不叫帅哥,叫----帅锅

       以上的这些,看上去和新词的关系还不是很大,很多都是语音的问题,大概也是和地方语言有关系,比如麻麻粑粑,是台湾腔吧,比如嗨皮是英译汉吧,捉急,赶脚,炒鸡等都是打字出现的同音词吧,顺手按下就流行了。腻害,稀饭,酱紫,也都是语音的小小偏差,偷着那么一点点的顽皮也就很容易被接受了。杯具洗具帅锅等大概也都是幽默段子里浮现出来的……

       以前听过一堂讲座,教授专门说新时代的“新词”,说很多新词只是应景也是时代的产物,并没有很长的生命力,很容易过气,虽然也有一些有代表性的进入了词典。

       在言论相对开放的年代,在新新人类茁壮成长的年代,在国门打开西风强劲的年代,在互联网时代,观念改变都是经常性的,更何况作为工具的语言和文字。

       文字还是那些文字,不一样的组合就有不一样的效果,话还是那些话,怎么说效果也是不一样的,称谓从来就没有变,语音上扭一扭,文字上换一换,就有了一副新面孔,也多了一点幽默,多了一分戏谑。这些词语的出现会给生活带来一些乐子一些乐趣一些轻松,所以,新词的出现还是颇受欢迎的,也很容易流行,毕竟,人们还是需要快乐和轻松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